赖清德又想演"过境"美国戏码,但今年很不同丨北京观察

据台媒报道,赖清德8月将"出访"巴拉圭、危地马拉、伯利兹,期间拟"过境"美国纽约、达拉斯。

今天(16日)上午,就赖清德图谋"过境"美国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指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关于巴拉圭同中国台湾地区保持所谓"邦交"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严正立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此外,关于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问题,林剑指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径。美方应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

岛内危机重重,民进党急于"对外造势"

对于赖清德当局近期频繁通过各种渠道释放所谓"出访"的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楠对直新闻分析指,其核心目的并非推动获得实质外交成果,而是借机对内转移矛盾、对外谋求加持。

谢楠认为,"民进党当局目前在岛内陷入空前被动。一方面,赖清德在所谓的'团结十讲'中频频发表挑衅性言论,引发台湾社会广泛不满,反映其'谋独'立场日益露骨;另一方面,近期台中南部地区遭受台风和洪灾侵袭,赖清德当局救灾不力、言行失当,更令民意强烈反弹。"

直新闻注意到,多个岛内舆论调查显示,赖清德的支持度已连续下滑,反感度持续上升。谢楠认为,为扭转不利局面,民进党试图通过操作所谓"对外访问"事件,制造"外交突破"的假象来转移民众视线。然而,岛内民众早已对"金援外交"疲乏甚至反感,所谓"出访",实则是"花钱买过境""撒币求虚荣",最终仍是用岛内民众的"血汗钱"来买单。

"金元外交"旧戏重演 用岛内民脂民膏维系政治幻象

而赖清德此次计划"出访"的国家之一巴拉圭,正是台湾地区在南美仅存的所谓"邦交国"。就在不久前,巴拉圭总统潘尼亚在与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见面时的一席话意味深长。他称,台湾给予巴拉圭"极其慷慨"的投资支持,"希望推动更高层次的合作"。

赖清德确实"慷慨"。有外媒提前披露,这一次赖清德或许会花不少钱。据悉,为换得"过境"美国本土的待遇,赖清德可能会宣布向美国大规模采购民航客机。按照惯例,赖清德预计将在"友邦"宣布所谓投资贸易或"援助"计划,而这些动作实际上就是"金援外交"。

谢楠认为,这种对外政策完全被动,极其短视,实际上是用岛内民脂民膏维系政治幻象。民进党当局深知邦交困境,将赖清德此行当作"最后的拉拢动作",其背后是以巨额资金为代价进行利益交换。"台湾所谓的'邦交国'早已看穿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算计,他们不再愿意无偿为民进党站台,而是明码标价索要援助。"

事实上,从近年拉美国家发展趋势来看,包括洪都拉斯、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在内的多国已先后转向中国大陆,成为中拉合作的重要桥梁。谢楠认为,巴拉圭若仍执意背离主流,只会进一步被边缘化,甚至在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中被排除在外。

直新闻注意到,赖清德去年首次"窜访"被拜登政府空前冷落,只允许"过境"关岛与夏威夷。这一安排使得赖清德成为近三十年来,首位在就职后第一年内未踏上美国本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因此被岛内网友揶揄"在美国人面前只能当'孙子'"。

谢楠进一步指出,当前特朗普政府正在重塑对华经贸政策格局,赖清德在美方的筹码地位日益边缘化。尽管民进党当局意图借"过境"营造"美台密切"的形象,但从美方角度来看,台湾问题已不再具备"战略焦点"的地位。

"台湾当局此举更多是对外演戏,对内作秀,其企图通过与美国保守派力量勾连换取政治支持的伎俩早已了无新意,也难以获得长期有效的结果。"谢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