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海南乐东一位 85 岁的老人王某某,因容留两名失足妇女卖淫,在家门口接受了法律的审判。
每次 70 - 80 元的嫖资,他抽取 10 元作为场地费,这看似荒诞的 "生意" 背后,
却隐藏着老龄化社会下的生存隐痛。
素材来源网络
2024 年 1 月起,失足妇女陈某某和韦某某在王某某提供的房屋内从事卖淫活动。
王某某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行动不便。
也许在生存的巨大压力面前,他无奈选择了这条错误的道路。
素材来源网络
网友的质疑不无道理:"若每月有稳定可观的退休金,谁会走上这条违法之路?"
这笔微薄的抽成,其实是农村老人在贫困与疾病夹击下,绝望挣扎的无奈之举。
素材来源网络
乐东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王某某家门口,这一暖心的操作可谓别具深意。
一方面,严格适用《刑法》第 359 条容留卖淫罪条款,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不可侵犯。
法律不会因为被告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网开一面,只要触犯了法律底线,就必须接受制裁。
素材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
法官当庭释法,强调 "法律有温度,但底线不可破",让村民们清楚地认识到,即便老人年逾 75 虽可从轻处罚,但容留卖淫,哪怕只抽 1 元也是犯罪。
这种 "刚柔并济" 的司法实践,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
素材来源网络
这起案件也撕开了老龄化社会的一道伤疤。
《老年性犯罪》研究指出,农村独居老人因缺乏情感慰藉和经济来源,犯罪率显著上升。
素材来源网络
当独居、贫困和性需求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部分老人可能会铤而走险。
庭审后法官的呼吁振聋发聩:"与其等他们站上被告席,不如多些社区关怀!"
这不仅仅是对这起案件的反思,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
素材来源网络
这场家门口的审判,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了乡村的角落。
85 岁老人颤抖着认罪的画面,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社会的无声叩问。
素材来源网络
在 "老有所养" 尚未完全实现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
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精神关怀,让他们在晚年能够安享天伦之乐,
而不是在生存的边缘徘徊,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素材来源网络
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关爱,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