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加税3500%,特朗普对中方最大贸易伙伴出手,4国根本不愿妥协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宣布对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四国的太阳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柬埔寨部分太阳能产品税率竟高达3500%。

此前,特朗普曾喊话各国共同对抗中国,并以"关税豁免"为诱饵,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然而,这一呼吁如石沉大海,未得到任何响应。在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中,无论是其盟友还是其他贸易伙伴,大多不愿配合美国出台遏制中国的经贸政策。日本派出谈判代表团与美国就"关税豁免"问题谈判,最终无果;墨西哥对美国限制中国商品进入其市场的要求,态度模糊;欧盟更是强硬回应,不仅推出反制措施,还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甚至考虑取消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全球的不配合,特朗普将目标对准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选择对东盟下手,特朗普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2025年第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中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其中,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美国国内部分制造商指控中国公司通过东南亚国家企业向美国市场投放大量不公平的廉价商品,尤其在太阳能领域,美国认为自身产业受到冲击。

美国此番对四国太阳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实则意在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的"迂回出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国,在供应链关键环节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此前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加征高关税后,不少中企转移至东南亚设厂,利用当地劳动力和中国技术,形成了"中国技术+东盟制造"的模式。

如今美国通过高关税打击东南亚产能,试图破坏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削弱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同时,美国也想借此逼迫东南亚国家"选边站",以市场准入为筹码,胁迫这些国家降低对华经济依存度,若成功,不仅能削弱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还可能迫使中国在经贸谈判中让步,这是美国对华"脱钩断链"战略的延伸。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特朗普的算盘恐怕要落空了。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四国纷纷用行动表明态度,无一愿意妥协。越南在特朗普宣布加关税当天,与中国签署了40多项合作协议,并且中越联合在北部湾巡逻。这一行动明确向美国传达出,尽管美越有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中越友好合作牢不可破,越南不会因美国压力而出卖中国利益。

泰国方面,总理佩通坦对中国一向友好,今年2月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还高调访华,谈妥多项合作。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佩通坦表现冷静且坚决,第一时间宣布推迟原计划于4月23日举行的与美方的关税谈判,以强硬态度回应美国,毫不示弱。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合作和民间交流一直十分紧密,近期两国正式签署互免签证协议,双边关系更进一步。这种深厚的关系不是美国能够轻易挑拨动摇的,马来西亚坚定地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柬埔寨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国,近期与中国的合作也取得重大突破。4月18日,中柬发布联合声明,涉及中柬铁路等重大项目,商用飞机合作也提上日程。中柬关系未来只会愈发紧密,美国想通过关税胁迫柬埔寨的企图根本无法实现。

从经济层面来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们无法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中国不仅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贸易额高达上万亿美元,在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下,东南亚国家不会轻易为了迎合美国而牺牲与中国的合作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美国对四国加征关税,不仅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还可能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指出,关税将损害美国太阳能生产商的利益,提高进口电池的价格。美国本土安装商、零部件采购商和终端消费者也会受到极大影响,高关税可能推高绿色能源的使用成本,拖慢美国"能源转型"的整体进度。

特朗普对中方最大贸易伙伴出手,加征高额关税,妄图打压中国、逼迫他国选边站。但现实是,四国坚定维护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美国的霸权行径难以得逞。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和市场规律,更倾向于合作共赢,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