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子凭母贵""母凭子贵" 是常见的现象,却很少有人能想到,年过七旬的知名导演陈凯歌,会以 "父凭子贵" 的方式实现口碑大逆转。以往提及陈凯歌,大众想到的是《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或是他在综艺中展现出的 "大导气场",而如今,他多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称呼 --"陈飞宇他爸爸"。这一转变的契机,源于其子陈飞宇凭借作品重新赢得观众喜爱,连带陈凯歌也收获了一波 "路人缘"。
金熊猫盛典:大导变萌,"公公" 滤镜圈粉
近日举办的金熊猫盛典上,陈凯歌以总评委的身份出席。以往在公众场合多以严肃、专业形象示人的他,此次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活动现场,许多年轻粉丝围绕在他身边,这些粉丝大多是冲着陈飞宇而来,见到陈凯歌后,热情地称呼他 "陈飞宇爸爸""公公",而非传统的 "陈导"。面对这样的称呼和粉丝的热情,陈凯歌并未显得尴尬或抵触,反而十分配合,甚至主动学习饭圈 "营业" 方式。
他先是对着镜头伸出手比出爱心手势,动作虽然略显生疏,却透着几分可爱;随后又学着年轻偶像的样子,做了一个脸颊比心的动作 -- 双手轻轻贴在脸颊两侧,嘴角微微上扬,眼神温和。这一系列与 "大导" 身份反差极大的举动,被镜头记录下来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网友们纷纷留言调侃:"没想到陈导老了老了还这么萌""因为陈飞宇,突然觉得陈凯歌好亲切""'公公'滤镜果然强大,以前觉得他很严肃,现在看满是反差萌"。
当晚的陈凯歌心情显然极好,面对粉丝的合影、签名请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以往因综艺言论被指 "傲慢" 的他,在这场盛典上彻底打破了大众的固有印象。有粉丝透露,陈凯歌在与粉丝互动时,还会主动询问 "这样拍可以吗",耐心程度远超预期。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陈飞宇带来的 "路人缘加成"-- 当年轻粉丝因喜爱陈飞宇而主动亲近陈凯歌时,也用更包容、更温和的视角看待这位大导,以往的 "犀利评价" 逐渐被 "可爱""亲切" 等标签取代。
过往争议:陈凯歌的 "傲慢" 与陈飞宇的 "星二代困境"
在此之前,陈凯歌并非没有陷入过口碑争议。此前他参与一档演技竞技综艺时,与演员李诚儒就 "演技标准""行业生态" 等话题展开对话。对话中,陈凯歌提到 "梨园世家的保守艺人" 等表述,被部分观众解读为 "居高临下""态度傲慢",认为他以 "大导" 身份自居,轻视不同观点。那段时间,网络上对陈凯歌的评价两极分化,不少人认为他 "脱离观众""过于自我"。
而陈飞宇作为 "星二代",出道初期也面临着诸多质疑。他顶着 "陈凯歌儿子" 的光环进入演艺圈,一出道就获得主演大 IP 剧《将夜》的机会,这样的资源让许多同期演员望尘莫及,也引发了 "靠父亲走捷径" 的争议。更让他陷入舆论漩涡的是,出道不久后,其与网红的过往恋爱传闻被曝光,部分不实信息夹杂其中,导致他的公众形象一度下滑,被贴上 "私生活混乱""德不配位" 的标签。
彼时的父子二人,一个因 "言论" 遭诟病,一个因 "星二代身份" 和 "私生活争议" 被质疑,大众对他们的评价多带有负面色彩。没人能预料到,几年后,陈飞宇会凭借一部作品扭转口碑,还顺带让父亲陈凯歌的公众形象也实现 "逆风翻盘"。
《献鱼》破局:陈飞宇凭演技圈粉,原声台词惊艳观众
今年,陈飞宇主演的古装剧《献鱼》播出,成为他口碑逆转的关键。剧中,他饰演的 "师祖司马焦" 一角,出场便给观众带来极大惊喜 -- 角色设定中,司马焦是一位年纪较长、气场强大的上位者,而陈飞宇在剧中的台词吐字清晰、情绪饱满,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完美贴合角色气质。不少观众在追剧时,都误以为这是专业配音演员的作品,纷纷去搜索 "司马焦配音演员",结果却发现,剧中的台词竟是陈飞宇原声演绎。
官方随后放出的片场花絮,进一步印证了陈飞宇的台词实力。花絮中,他吊着威亚悬在半空中,身体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却依旧能精准控制音色和情绪,清晰念出大段台词。现场环境嘈杂,工作人员的走动声、设备的运作声交织在一起,但陈飞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时,依旧字字清晰,情绪层次分明 -- 时而带着上位者的冷漠疏离,时而流露出隐藏的孤独脆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
此时的陈飞宇年仅 23 岁,作为 00 后演员,他的台词功底不仅远超同期演员,甚至比部分出道多年的 90 后演员更为扎实。观众真正反感的从不是 "星二代" 身份,而是 "占着资源却无实力" 的艺人。陈飞宇用原声台词和细腻演技,打破了大众对 "星二代" 的偏见,让 "司马焦" 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古装角色之一。
除了台词,陈飞宇在角色形象和仪态上的塑造也备受认可。他身高一米八以上,穿上古装后,肩背挺拔却不僵硬,站姿从容优雅,完美呈现出 "师祖" 的光风霁月与上位者气场。剧中的他妆容清淡,没有过度依赖浓妆修饰,却凭借自身的五官轮廓和眼神戏,将角色的 "冷" 与 "柔" 诠释得淋漓尽致 -- 安静站着时,像一只高贵慵懒的猫,眼神中带着疏离感;与人对峙时,又能通过眼神变化展现出强大的压迫感。
更难得的是,陈飞宇在剧中还挑战了 "一人两面" 的戏份 -- 除了司马焦,还短暂饰演了懵懂可爱的小皇帝。两个角色性格反差极大,但他仅通过眼神和细微的肢体动作,就能让观众清晰区分:司马焦的眼神锐利深邃,小皇帝的眼神则充满天真与好奇,无需台词辅助,角色差异一目了然。
父与子:陈凯歌的 "托举" 与陈飞宇的 "成长"
陈飞宇的成长,离不开陈凯歌的用心引导。早在拍摄《将夜》时,17 岁的陈飞宇还未接受过系统的表演训练,为了帮助儿子更好地理解角色 "宁缺",陈凯歌亲自陪伴他练习台词。他会逐字逐句分析台词的轻重缓急,帮助陈飞宇理清角色关系和情绪逻辑,甚至陪着他一遍遍排练,直到陈飞宇能自然呈现出 "宁缺" 的野草韧性与少年意气。
在生活中,陈凯歌也是一位细心的父亲。他会牢记陈飞宇的生日,每年都会精心准备生日卡片和鲜花,卡片上的文字多是鼓励与期许,而非严厉的要求。有媒体拍到过陈凯歌看陈飞宇的眼神 -- 那是一种混杂着欣慰、骄傲与宠溺的目光,像李湘看着王诗龄时那样,满眼都是爱意。即便只是拍摄侧面,也能看到他因笑容而微微上扬的颧骨,老父亲的温情溢于言表。
当初陈飞宇提出要进入演艺圈时,陈凯歌与妻子陈红并未立刻同意,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量。他们担心儿子无法承受娱乐圈的压力,也怕他因 "星二代" 身份被过度关注。最终决定支持后,夫妻二人还花了十天时间,帮陈飞宇梳理剧本细节 -- 哪些情节是重点,哪些情绪需要着重表达,甚至连对手演员的性格特点都做了分析,整理成册后交给陈飞宇,让他能更快进入角色。
在一次采访中,陈凯歌曾真诚谈及对儿子的教育理念:"不能因为我们付出了爱,就要求孩子顺从。凭什么呢?我希望他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变成别人可以随便捏的软面团。" 这种教育方式,让陈飞宇养成了独立且有主见的性格。去年,面对狗仔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陈飞宇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直接诉诸法律,最终胜诉,狗仔不仅赔偿了 15 万元,还公开道歉。这一举措,既展现了他的勇气,也印证了陈凯歌所说的 "要有敢不顺从的底气"。
如今的陈飞宇,凭借《献鱼》成功跻身 "00 后演技派演员" 行列,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 "演技扛把子"。而陈凯歌也因儿子的优秀,收获了更多大众的喜爱与包容。这种 "父凭子贵" 的口碑逆转,或许连陈凯歌自己都未曾预料到。但不可否认的是,陈飞宇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非 "靠父亲的星二代",而陈凯歌作为父亲的用心引导与支持,也在无形中为儿子的成长铺就了道路。未来,陈飞宇的演艺之路值得期待,而陈凯歌与他之间的父子故事,或许还会有更多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