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座舱外云海翻涌,歼-16飞行员李超的耳机突然传来急促告警:"发现两架外军隐身战机,正向防空识别区逼近!"话音未落,雷达屏幕已捕捉到高速移动的光点,一场视距内的生死缠斗即将打响。

驾机紧急升空后,李超很快在舷窗处看到两个小黑点。随着距离快速拉近,敌机座舱盖的反光清晰可见--最近时仅15米,对方飞行员的身影都隐约可辨。这是两架号称"隐身神话"的F-35C,本想凭借隐身优势突袭,却没料到早已被我方反隐身体系锁定。

首次交汇瞬间,李超果断锁定敌方长机,可敌方僚机立刻试图绕后反制。千钧一发之际,他猛拉操纵杆,歼-16瞬间做出"桶滚倒飞"动作:机身像陀螺般高速旋转,座舱盖倒扣着从敌机上方掠过时,强大的气流让对方战机剧烈颠簸。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歼-16优异的机动性能,更直接抢占了攻击阵位,将两架敌机同时纳入火控范围。

此时双方进入"摇尾"对峙,谁能稳住阵脚谁就掌握主动。F-35C想凭借单台大推力发动机提速摆脱,却没想到歼-16的两台"太行"改进型发动机总推力超26吨,推重比更占优势。李超踩着油门持续加压,战机在云海中划出一道道凌厉弧线,每次转向都精准压制住敌机的规避路线。

隐身战机的短板在近距格斗中暴露无遗。F-35C的隐身设计主要针对正前方,侧方和上方隐身效果大幅下降,而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极强,即便对方释放干扰弹,也始终保持稳定锁定 。李超盯着显示屏上的锁定框,手指轻搭发射扳机,随时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僵持数十秒后,两架敌机见无法摆脱锁定,只能调转航向仓皇撤离。当李超驾机返航时,座舱内的过载指示灯还在闪烁--刚才的机动中,他承受的过载相当于自身重量的数倍,汗水早已浸透飞行服,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这场15米距离的空中博弈,不仅彰显了歼-16"没有短板"的综合战力,更印证了中国反隐身体系的成熟可靠。从地面雷达预警到战机精准拦截,从飞行员的精湛技艺到装备的硬核性能,每一环都筑牢了蓝天防线。

如今,中国近海的天空早已不是他国战机可以随意闯入的"后花园"。只要有来犯之敌,歼-16和它的飞行员们就会挺身而出,用热血与勇气守护每一寸领空。向蓝天卫士致敬,为强大空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