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与否,视大暑而定",今天恰逢大暑,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冷得让人流泪?让我们看看传统农谚如何解读。

时间飞逝,今日迎来了大暑,这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也标志着夏季的终结,大暑之后便是秋季的开始。大暑与小暑均用于标示夏日的温度变化,其中小暑代表温度较温和,相较之下,大暑则是炎热的高峰,此时温度往往超过35℃,甚至高达40℃的极端高温也屡见不鲜。

今年的大暑格外不同,为"暑包伏"型。通常,每年的入伏时间均在小暑之时,每个节气持续15天,首伏固定为10天。由于每年的入伏时间有所变化,因此中伏的具体时间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中伏通常在大暑左右开始;某些年份,大暑可能在中伏开始前到来,而某些年份则在中伏之后。如果大暑发生在中伏开始之前,这就形成了"暑包伏"。

按照历法,"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今年的中伏从7月25日持续至8月13日,共计40天,而大暑的具体日期是7月22日,发生在中伏之前,这明显是"暑包伏"的情况。

传统观念认为,"大暑在中伏前,往往预示灾难之年;大暑在中伏后,则五谷丰登",意味着大暑若早于中伏,则可能预示着农作物因自然灾害而减产;而如果大暑晚于中伏,根据传统经验,这通常意味着一个好年景。

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迅速的季节,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句老话"大暑现三象,坟头遍地起",意指在大暑期间若出现三种特定的天气现象,那么预示着灾难之年,即粮食收成可能不佳。在古代,由于科技和农业技术不发达,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就可能大幅下降,引发饥荒,此时坟头遍地是常见的情况。那么,这三象是什么呢?

第一象:冰雹。古文《管子》记载,"大暑至,万物繁盛",此时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挂果满枝的果树在此期间尤其害怕冰雹,因为冰雹会使果实大量脱落,并在果实表面留下疤痕。此外,冰雹还会破坏农作物的叶片,这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至关重要,一旦受损,植物无法合成足够的有机物,从而导致减产。

第二象:伏旱。常言道,"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关键的时期,此时农作物正处于生长高峰期,对水分需求极大。若此时发生旱情,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进入大暑,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还需有足够的降雨,这对农作物的丰收非常有利。

第三象:异常寒冷。虽然大暑通常是酷热的,但如果在此节气出现寒冷天气,则表明气候异常,这不是个好兆头。农谚亦言,"大暑不暑,五谷不鼓",意指若大暑期间气温偏低,则农作物因生长积温不足而减产,粮食籽粒不饱满。这三种天气现象均可能导致严重的农作物减产,可见传统观念的合理性。

此外,根据传统经验,大暑当天的天气还将影响未来的天气走势,民间有"冷不冷,视大暑而定"的说法,即通过大暑的天气判断冬天的寒冷程度。那么,今年的冬天会冷到让人流泪吗?我们来看看传统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百日"指的是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即到了10月底。而"霜"是在夜晚气温降至0℃以下时形成的冰晶。在气象学中,秋天的第一次霜被称为"初霜",春天的最后一次霜则称为"终霜",从终霜到初霜是一年中的"无霜期",这段时间通常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谚称,"大暑大雨,百日见霜",意味着大暑当天若下大雨,则预示着10月下旬会有霜冻,这也间接表明冷天较早到来,冬天将会比较寒冷。

二、大暑不热,大寒不冷

大暑是全年中最热的节气之一,而大寒则是最冷的节气。大暑通常发生在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大寒则在每年的1月20日至21日。如果大寒期间天气温暖,则表明冬天相对较暖。农谚云,"大暑不热,大寒不冷",意味着若大暑期间气温偏低,则预示着冬天的大寒节气将会比较温和,这预示着"暖冬"。

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夏天过于凉爽或冬天过于温暖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夏天气温过低会减弱光合作用,导致粮食籽粒不饱满;而冬天过暖则可能导致农作物徒长,抗寒能力减弱,一旦遇到倒春寒,农作物就容易受损;此外,过暖的冬天还有利于病菌和害虫的越冬,增加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加剧,导致干旱,这对麦子等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总结而言,大暑节气若过于凉爽,则表明气候异常,这对农作物的产量提升极为不利;同时,这也预示着冬天将比较温和。这些传统农谚基于祖辈的经验,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