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刚到河南第三天,就放大招了?来自平顶山和新乡的两位厅级干部就遭罪了,这种级别的大人物平常可难以见到,可算是传来了个好消息了!让我们详细聊一聊这两位蛀虫的经历吧。
第一位落马的就是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丁国浩,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已被双开。
丁国浩可以说是草根出身,1965 年出生在河南宝丰县的农村,1984 年考进了商丘农校的农业推广专业。毕业以后,从基层的农业技术员开始干起,1986 年调到了宝丰县石桥镇政府,就这样开启了他的从政之路。在乡镇基层的这 14 年(1986 - 2000 年)里,他先后担任过李庄乡党委副书记、观音堂乡党委书记等职务。
他能获得升职,靠的是三项关键能力:一是实干亲民的作风。在观音堂乡的时候,带着群众修路、建学校、发展特色农业,让贫困的乡镇有了新的活力,当地百姓都叫他"百姓书记"。二是政绩能快速兑现。在担任大营镇党委书记期间,推动乡镇企业改革,税收明显增长,被上级看成是"能吏"。三是年龄和学历有优势。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中专生干部,既有"知青一代"能吃苦的精神,又赶上了 90 年代干部年轻化的浪潮。
2003 年调到汝州市当副市长以后,丁国浩的仕途就发展得越来越快了。2016年主政郏县任县长、县委书记。2021年调任平顶山市发改委主任后,丁国浩的权力彻底失控。直到2023年,坐到 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事业可谓是平步青云。
能走到如今这种身份和地位,哪个不是精英出身,哪个能力不出众?但越是这种"业务能力突出的人",反而越能为自己的权力寻租打掩护。就是因为对业务太熟悉,反而能让他钻到空子,为自己谋私利。讽刺的是,丁国浩曾公开宣称"干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但是自己却趁机大肆敛财,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同时落马的还有新乡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陈建国!对于这位蛀虫,小编已经在昨天的文章中进行了介绍,今天就不再赘述。小编想说的是:这两起案件通报的时机挺让人琢磨的。中央第五巡视组在 4 月 16 日进驻河南,第二天就公布了处理结果。
小编认为这里面显示出三个深层的道理:一是震慑效应。在巡视刚开始的时候就通报,就是要加强"马上查马上办"的威慑力。二是协同反腐。丁国浩的案子涉及平顶山的系统性腐败,陈建国的案子牵出了高校监管的漏洞,得借着巡视好好深挖。三是制度警示。这两个人都被说"十八大后还不收敛",反映出地方"能人腐败"治理的难题。
丁国浩和陈建国这么"闪电"般地落马,既是中央巡视组进驻河南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一个写照。就像网友说的:"巡视组不是来闲逛的,是来真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