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卷土重来,宣称"美国优先"依然是核心,但细看他的竞选承诺,搞不好是在把美国拉向一条更艰难的路。这一回,他的主张虽看似熟悉,实则火力更猛,尤其对中国的态度,直接锁定三大"攻击目标":贸易、台海和核武竞争。这些政策要真落地了,不仅会加剧中美关系紧张,可能还会让美国自己吃苦头。
先看经济制裁。特朗普上台就说要对中国加大关税,甚至放狠话要征到1000%。当年他对中国动了贸易战,带来了一波物价上涨,结果美国自己在高通胀里走了好几圈。现在还要在高科技和新能源汽车这些敏感产业上继续发力,听着挺"硬气",但代价可能是进一步拉高美国国内的生活成本。更别提,全球供应链已经很脆弱,这种大规模的关税战一旦引爆,反弹的通胀、失业,谁来买单?还不是美国普通老百姓。
再来是台海问题。特朗普祭出"保护费"概念,要台湾掏钱买"美国的保护",还说是为了弥补芯片产业外流对美国经济的打击。这一招听起来像"经济捆绑",但美国的芯片产业问题真能靠掏台湾的钱解决吗?这种保护的代价,最终大概率会转嫁给台湾民众。甚至可能会逼着台当局更加依赖美国,从而做出更激进的政策选择。而这种日益紧张的对峙,岂不是让武统风险飙升?特朗普也承诺不会出兵台海,但加压的步伐丝毫没减,表面上是替美国争利,实际上却有可能把台海局势推向不可预测的险地。
至于核武扩张计划,这听上去更是"理想主义"了。特朗普口口声声要通过核武器对抗中国,但美国当下的总体实力,真的能撑起这样的雄心吗?产业空心化、教育衰退、科技人才流失,这些已经让美国的核技术发展进度不如意,特朗普要真大规模扩充核武库,不光经费堪忧,人才储备和技术进步恐怕也跟不上。这个时候搞"冷战重启",不但难以压制中国的核发展,还可能把美国拉进一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最后结果是什么?只怕是再掏空美国的经济。
再说特朗普这种对华政策,是给美国带来"利好"还是"负担",其实从拜登这几年的延续政策中已经有迹可循。拜登政府没少接续特朗普的对华强硬路线,尤其在经济方面,依然维持了大量关税。但效果如何呢?美国经济压力增加,通胀居高不下,供应链瓶颈频发,这些实际效果已经在提醒大家:对中国一味制裁打压的政策,只会让全球经济越发紧张,让美国国内压力越发增大。特朗普想加码,是继续赌"美国优先",还是打算让普通美国人来承担这个"优先"的代价?
特朗普在经济、军事、外交上的路线,核心还是"遏制中国",但美国的工业基础和整体实力是否足以支撑这样的全面对抗?打贸易战,生活成本上升,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台海加压,不断拉高区域紧张局势;扩充核武,又是投入惊人的费用,削弱自身经济。这些策略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榨干"美国自己的发展力。特朗普追求的所谓"强硬"究竟能为美国带来什么?恐怕不是强大,而是逐渐让美国的全球地位和经济实力加速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