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1号,农历六月十七。马上要过小暑第五天了,还有十天就到大暑节气。大暑每年固定在7月22号前后,今年也不例外。村里老人总念叨"大暑要是赶在中伏前面,这一年收成肯定不好",这话听着玄乎,可得仔细看看今年的情况。

三伏天从7月20号开始,初伏二十天后是中伏,7月30号才入中伏。但大暑在22号就来了,确实比中伏早八天。老辈人说这是"热上加热",容易天旱没雨,庄稼晒死。俺们村去年这时候水库都蓄满了水,今年听说有的地方已经干裂了。

气象站说三伏天最热的是中伏,这时候地表水分蒸发快。要是大暑提前,等于高温时间拉长。上周乡里开会,村干部让各家检查灌溉设备,别到时候抽不上水。有老农说十年前也是大暑在前,那年玉米地大片枯黄,收成不到平常一半。

不过专家讲这说法没科学依据。他们拿卫星图对比了这些年大暑和中伏的时间差,发现干旱原因还看天气系统。比如去年河南这时候下雨多,湖北反倒缺水。气象台每天发预报,说七月底可能有场雨,但具体下不下谁也说不准。

现在种地比过去容易些。不少人家换上了节水滴灌,不像以前全靠天。但老办法还是管用,趁前两天下雨,王叔赶紧把自家鱼塘的闸门开开,存够备用。张家叔伯说存水成本高,要是真旱了再买水泵也来得及,两说不一。

今年中伏从七月三十到八月八号,共十天。之后还有末伏。农技员提醒要关注土壤湿度,旱情预警系统会实时监测。不过手机软件显示未来十天可能高温,温度天天冲着四十度去。村里超市水壶水桶卖得特别快,连带遮阳网都脱销了。

天气预报说北方最近确实热得反常,南方倒是雨量充沛。有开直播的农民对着镜头展示地里墒情,说目前还没到绝收份上。农机站这两天在搞水泵维修活动,免费给困难户检查设备。

老话传了几百年,到底灵不灵?只能走着瞧。该浇地的浇地,该存水的存水,今年情况大家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