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解放军不声不响的要干一件大事,这次联合行动用事实证明美方想要在地缘政治上围堵中国的戏码,已经彻底失败。那么,作为长期充当"马前卒"的菲律宾,此时是否应醒悟?还是说,必须要中方予以更严厉的反制,南海与东南亚才能恢复太平?

据南部战区消息,中国与马来西亚根据年度军事合作计划,将在马拉西亚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中方参演部队已分别从湛江、三亚与香港三地出征,并以"海上运输"方式进入马来西亚。

联演的核心内容是"人道主义救灾与海上安全",其余东盟国家都会派观察员观摩,而此次千余人演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现代化、实战化水平却在大大提升。

比如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防空、反舰以及近防作战能力,放在南海地区,已经是妥妥的海上军事堡垒,弹指间能灰飞烟灭的不仅是海盗。同时,像翼龙-2、彩虹-4等无人机装备,在侦察与攻击性能方面,也是独居鳌头的存在。

毫不夸张的说,别看解放军此次军演在定义上,只是人道与基本安全,但实际表现与传达出的信号,只能说"智者见智,做贼心虚"。

这几天,菲律宾方面在南海的行动,基本进入平稳期。

无论是从实际行动,还是挑衅言论,都有明显的收缩,而最为关键的是菲内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反贪腐案"基本上已经锁定马科斯家族阵营,其在国会的几个重要职位纷纷被下马,被动守势无可争议。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的选择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要么进一步挑动国内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外嫁接矛盾,使其能脱困解围,但在钢索上跳舞的下场,马科斯必须心里有数。在美方认清当务之急,是保持中美关系稳健的背景下,继续挑衅并不明智。

要么,就是暂时蛰伏,避免给自己惹上引火烧身的麻烦。显然,马科斯已选择了后者,然而不应忽视其"倚美作祟"的基本盘改不了,因此中方必须要有一劳永逸解决地区麻烦的方案。

"南海行为准则"草案正以非常成熟的姿态落地,而正值菲律宾轮值东盟主席国,给这份草案的落地生效,凭空生出几分变数。可大势所趋,无可更改。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地区多个国家,都曾反复声明拒绝有极个别国家破坏地区稳定,拒绝域外势力的横加干涉,哪怕这些国家与美方也存在共同声明,但整个地区的民心所向是改变不了的。

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贸以及安全防务领域的不断深化合作,本身就是对美、日等外部势力插手南海局势的一种"严防死守"。

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东盟以制造业为主的东盟国家,意识到前途未卜,而中国提供的更稳健、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是一种"去风险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