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露营热兴起

越来越多人在亲近自然中放松身心、乐享生活

当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期

野外露营更成为不少亲子游的选择

然而

比起应急设施齐全、人口密度更大的城区来说

野外要应对的自然气候和突发险情也更复杂

特别是汛期极端天气多发

加上一些游客缺乏野外生存常识

露营时容易遭遇"突发情况"

多起案例警示

如果不时刻扎牢安全"帐篷"

野外露营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惬意

反而危险环生

↓↓↓

1

8月16日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突发山洪,造成野外露营的13人失联。截至8月18日上午,有1人获救,10人遇难,2人失联。

2

7月17日23时许,宁夏中卫市,李某某带家人驾车前往北长滩露营,行至半途突遇强降雨天气,返回途中避雨时突遇山洪,妻子和一小孩因撤退不及时被洪水冲走失联。

3

今年4月14日下午,在湖北巴东县水布垭河滩处,6名露营的人员遇上游来水后被困河心,危急时刻,河对岸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55岁的土家族农民覃仕宜驾驶小船冲进急流将6人救起。

4

2024年5月26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大路槽乡冤家河附近,有6位市民在河边浅滩处露营烧烤,突发暴雨山洪,河流水位猛涨,被困孤岛。接到报警后,绥阳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调派外环路消防站前往现场。经过30分钟紧张救援,6名人员全部被安全转移。

5

2022年6月4日晚上,在湖南长沙浏阳市沿溪镇大光洞景区,有9名游客露营时遭遇暴雨,被困在因洪水猛涨形成的"孤岛"上。经过紧急救援,被困游客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据介绍,当天白天天气尚好,但傍晚时分却开始下暴雨,因景区山多,小溪水位猛涨,原本扎帐露营的河滩被洪水四面包围。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

破坏力大

和泥石流又有哪些异同呢?

遇到时如何避险逃生

一起来看看吧

泥石流 VS 山洪

"山洪"和"泥石流"就像表亲

看似很相像

但在破坏力和逃生等很多方面却不同

相同之处:

山洪和泥石流相似点很多。比如,成灾的前兆相似;爆发时间和区域大致相同,在6-9月的雨季,均发生在山区,山洪发生的区域有时会伴随发生泥石流;成灾突然;水体浑浊等。

不同之处:

1.泥沙混合比例不同,泥石流中大小石块和泥沙含量大,山洪流体密度小于1.3吨/立方米。

2.山洪的发生频率和重复发生率远远高于泥石流。

3.泥石流比山洪破坏力强,被冲撞和淤埋人员难以自救,生还几率小。

4.避险逃生不同。在遭遇山洪和泥石流危险时,都应向两侧山坡高处跑。遇到山洪可以就近爬上树或者建筑物等高处避险,但遇到泥石流则不可取,因为泥石流可将沿途一切摧毁。

哪些情况下山洪离我们最近?

地理条件

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比较容易遭受山洪威胁。

气象条件

山区、丘陵区、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这些地区,极易形成山洪灾害,往往降雨后几个小时就会成灾受损。

哪些人群易受山洪泥石流威胁?

切坡建房不加防护的居民

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

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

宅基地选择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

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擅自在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的人

遇到持续强降雨,晚上在类似上述地方呼呼大睡、毫无思想准备的人

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随意过河、过桥想逃生的人

在山洪泥石流发生期间,不顾一切抢救财产、打捞物品的人

山洪暴发的前兆有哪些?

"看"

溪流水位极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听"

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预兆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

汛期、暑期、旅游高峰期叠加

避免野外露营悲剧重演

露营者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

做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野外露营要警惕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