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为名,单方面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外交部当即作出回应,称必将进行反制。

如今我们也是说到做到,中方对此单边贸易霸凌行径迅速作出反制,在48小时内,连续祭出多记反制重拳,展现了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和智慧。

首先是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源自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实施34%的关税加征。此举涉及能源、农产品、高科技设备等多个领域,直接回应了美方的关税挑衅。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商品总额达1.2万亿美元,此次加征关税将显著提高美国企业对华出口成本。

同一天,商务部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对华进出口活动并暂停在华新增投资。这些企业均涉及对台军售,例如斯凯迪奥公司向台湾地区提供无人机技术,BRINC无人机公司参与台军"蜂群战术"研发。中方此举既是对美方干预中国内政的有力回击,亦是对《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实际操作的体现。该制度自2019年设立以来,已多次针对涉及台湾、新疆等问题的美国企业进行反制,形成了常规化的反制机制。

另外还有海关总署同日发布公告,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其中有2家企业因其禽肉产品中检测出禁用药物而被暂停进口,一家高粱企业因霉菌含量超标而受到限制,另外三家禽肉骨粉企业则因沙门氏菌问题被禁止输入。

中国商务部

这些措施看似技术性操作,实则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严格检验检疫保障国内消费者健康和畜牧业安全,另一方面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贸易争端中坚持原则底线,不会为政治目的牺牲民生利益。

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宣布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是对美方技术封锁的精准反制。这些企业涉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领域,例如内华达山脉公司参与美军无人机项目,立方公司为美军提供通信设备。事实上,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显著提升,2024年半导体自给率达3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这为出口管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中美两国

除了上述这些反制重拳外,还有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和反倾销调查。同时还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一天之内连出多记重拳反制,并非孤立无援的行动,而是建立在对国际形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经济层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多元化全球市场,2024年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占比升至38%,有效分散了对美贸易战的风险。

从政治层面看,中方在反制中始终强调多边主义,例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起诉美方,并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反对单边主义。在美国同样对欧盟、东南亚国家实施对等关税的情况下,有利于统合更多国家站到一起反对美国的单边贸易霸凌行径,共同对美施压。

军事层面看,不可靠实体清单和出口管制直接针对美国军工复合体,削弱其对台军售能力,为解决台湾问题争取战略主动权。

我们知道,美国在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萎缩,最终导致经济大萧条。当前,美国重施关税大棒,其后果已初现端倪:4月4日美股期货暴跌3%,道琼斯指数期货一度触发熔断机制,美股股市一天内蒸发数十万亿。专家预测,若美方坚持错误政策,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将升至40%。对此,美国新任财政部长都被曝出想离职。

最后,美国应该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中方的多拳反制既是对美方霸凌行为的必要回应,也是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的负责任之举。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行径都注定不得人心,唯有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福克斯新闻透露,在宣布"对等关税"后,特朗普以为中方会打电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联络,以此对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结果他等了48小时,却等来的是中国的多拳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