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一场活动中向中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提醒,要注意当前亚太地区的发展,因为美西方眼下有意将"亚太地区"称作是"印太地区",这里面是美西方预设的一个陷阱,其目的就是借此挑起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矛盾,试图让中印发生冲突。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还对中印有了截然不同的称呼,原话是"美西方希望借此进一步离间印度和中国这两个我们'伟大的朋友'和'邻居'"。怎么来看拉夫罗夫的话?首先,拉夫罗夫能够发出这样的提醒,显然是普京政府已经有了某种不祥的预感。就目前美国不停的拉拢西方盟友搅局亚太的情况来看,他的这些话显然并非是空穴来风;其次,俄罗斯选择在适当的时侯向中国发出这样善意的提醒,这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有利的。同时,这也是在提醒印度莫迪政府,不要一味的倒向美西方,入了别人的圈套。

自从美国政府将其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后,就开始极力推动"印太战略",用"印太"来取代"亚太",这肯定不仅仅只是用词上的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地理称谓调整,而是有意借这种称谓的改变来构建一个所谓"价值观同盟"。在这过程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将中国定义成了"战略竞争对手",而把印度包装成"民主伙伴",这在意识形态上就明显的把中国和印度区分对立起来了。再加上中印两国本来就有边境争端问题,而美西方的这套话语体系,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放大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夫罗夫直接说这些话,就是意在揭露西方借印度牵制中国的企图。

那美西方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挑拨中印关系的呢?首先是在军事上,美国一边表态支持印度在边境地区"威慑中国",一边又与印度进行卫星情报共享,以及向印度提供高海拔装备援助,其目的就是强化印军前线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制造矛盾冲突。还有就是美国主导成立了一个"四方安全对话",并将印度归为主要成员。说白了,这就是意图打造一个对华军事包围网;其次,在外交领域,美西方推动印度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和"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其目的就是通过组建这种"小圈子",来将印度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捆绑,继而与中国在"全球南方"的领导力形成对冲;最后,在经济上,美西方提出所谓"友岸外包"策略,向印度转移原本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刻意的在中印之间制造矛盾。

一直以来,在莫迪政府所谓"大国梦"的驱使下,印度总是将中国视作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或者说是"竞争对手""假想敌",不管在什么领域,亦或是什么事都想跟中国争个输赢,比个高下,并且在他们看来,印度是远远要强过中国。在这种情况下,美西方"趁虚而入"借机挑拨,印度方面就很容易"上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来中印两国关系时好时坏。就拿近期的印巴冲突事情来举例,原本在去年10月,中印领导人在金砖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后,两国关系就明显有了好转的趋势,但这次印巴冲突发生后,印度境内对华态度就明显变味了。就因为巴军驾驶的从中国进口的歼10-CE战机击落了印军多架战机,印度社交媒体上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反华言论。而这次印巴双方为什么会打起来?表面上导火索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枪击事件,但实际上呢?俄罗斯方面就一直怀疑这背后有西方势力捣鬼。总而言之,美西方将"亚太"改为"印太"这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大力推动"印太战略"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这点上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亦或是亚太周边国家,都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美西方搅局亚太的陷阱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