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今冬冷不冷,就看十月二十六",意思是看这天的天气,能大致预测冬天是否寒冷。
关于这种说辞,与农历十月廿六是我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被称为"命运之道"。农历十月廿六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古人相信在这一天,命运的轮回与转变会发生,人们的命运也会受到影响。这一天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和祈福,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年景的好坏关乎到人们的生活,而年景的好坏由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故此,在没有气象预测的古代,古人非常关注这天的天气变化,在有的地区逐渐就形成了通过这一天来预测冬季雨雪多少、是冷还是暖的一种认知:如果在这一天天气不好,又冷又有雨雪,则预兆这个冬季的雨雪较多,瑞雪兆丰年--冬天冷有大雪,可以保障农作物越冬生长的积温和水分;而且寒冬有助于冻死地下的虫害,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反之,如果天气晴好无雨雪,意味着冬季雨雪可能会比较少,暖冬冷春不利于农业丰收。
一、十月廿六雨淅沥,寒冬腊月雪堵门
这个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廿六这天出现了下雨,淅淅沥沥的,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看,预示着寒冬腊月雪会非常多。
寒冬腊月分别指的是农历十一月和农历十二月,此时是冬天非常冷的时候,现在已经处于农历十月末,我们也能感受到,冬天的寒意在一点点增加,等到农历十一月和农历十二月的时候,可想而知,该有多冷。
不过寒冬腊月下雪比较好,大雪覆盖在田地上,就像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里面的热量跑不出来,外面的寒气也进不去,这样能起到保温作用;当雪水融化后,雪水渗透进土壤中,还能冻死病虫害,同时为土壤带来水分,而雪水中的氮元素也可以起到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来年开春农作物生长会比较好。
二、十月廿六不下雨,一冬干燥惹人忧
这个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廿六这天不下雨,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看,预示着整个冬天会比较干燥,让农民感到担忧。
刚才我们分析了冬天降雪多的好处,可见,冬天降雪少并非好事。比如会造成土壤水分减少,降雪是冬季农作物的重要水源。如果降雪少,土壤水分可能不足,导致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滋养,生长环境变得恶劣。也会影响到养分吸收,土壤干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根系发育,根系是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如果长期干旱,农作物的根系将难以深入土壤吸收养分,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