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长久以来,富豪的财富从来都不是由自己管理,而是由专门的信托公司看管,不仅放心还能控制风险。因此,它像一个保险柜,管理富豪的个人资产,并将企业风险、债务纠纷彻底隔离。

近日,香港高等法院已针对许家印名下资产作出全球禁制令,明确禁止其处置全球范围内价值上限为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的资产。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彻底击碎了许家印精心构建的海外资产"保险柜"。实际上,法院不仅授权清盘人接管许家印名下资产,还将其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的财产一并纳入接管范围,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资产追索风暴。

要知道,许家印为了资产能够安全,专门设这个信托,就是想让他积累的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因为只有离岸信托,才能和债务完全剥离,不受破产影响,且受他国法律保护。

但这场风暴终究还是没能躲过。

002

香港法院"击穿"许家印家族信托,首先是"实质重于形式",只要委托人能实际控制资产,就不算真正的独立信托;其次是"反欺诈原则",信托机构也不是彻底相信有钱人永远有钱,总得给自己上一点保险措施。债务人不能一边欠着巨额债务,一边用信托为家人保留财富;最后是"债权人保护优先",在大规模债务危机中,法律更倾向于维护被欠薪、欠房款的普通债权人权益。

对于法院的判决如果大家有疑惑的,我们来听听专业的律师怎么说:

法官的意思是,即使某个人在法律文件上不是资产的"所有者"(比如资产放在信托或公司里),但只要他能实际控制或支配这些资产(比如有权决定怎么投资等),法院就可以把他视为资产的实际掌控人。如果一个人设立复杂的信托或公司网络,目的就是为了隐藏资产、逃避债务或法律责任,那么法院完全有权力"穿透"这些层层伪装,直接冻结或执行这些资产。

003

时间回到6年前,恒大危机尚未全面爆发,内部有"隐患"的问题只有许家印自己知道,而当时他就开始在美国布局起23亿美元的家族信托架构。

许家印布局这家信托的钱是哪儿来的?

2009年至2022年间,恒大分得的500多亿元人民币红利,信托机构也正是这笔钱。许家印夫妇俩通过离岸公司层层转移后注入信托,指定两个儿子为受益人。为确保财富传承,许家能一辈子能祖祖辈辈都有钱,长子许智健只能领取收益、动不了本金,本金则留给孙辈,这一安排意在确保长子及其后代"衣食无忧",同时保持家族财富的长期稳健传承。

这样设计信托架构简直是妙啊!

许家印真是天生的生意人,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即使把钱转移到海外,依旧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河南农村的穷小子到中国首富的传奇故事,也只能以这样的结局黯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