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霜降,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天气要变冷了"。别说,霜降确实是一个转折点,为啥呢?因为过了这一天,不管你穿啥,早晚出门都得打个哆嗦。哦对,今年的霜降就在10月23号,要是你问"今年冬天会不会冷",瞅着天又很难猜是不是?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民间有啥说法,顺便挖掘一下"今年冬天还暖和得了不"。
古人的几十句农谚里面有不少关于霜降的智慧,比现在气象预报还耐人寻味。咱们一点点掰开讲。
今年的霜降到底早还是晚?
按农谚讲,霜降早晚分两个标准,看农历。农历九月下旬以后才叫晚霜降,反之就是早霜降。那么今年霜降刚好碰上农历九月初二,明显属于早霜降。这就跟一句老话挂钩了:"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 光听这话,你咋打算吧,不少人可能要开始给冬天储备暖宝宝了。
还有更复杂的说法等着你。比如霜降在什么时候交节也很有讲究。农民出来这么一条:"霜降要是上午来,冬天穿单衣也能过;要是夜里交节,那就麻烦,冻死牛没跑。"你算算,今年霜降是在上午11点51分,跟正午差不了几分钟,这标志性竟然有点暖冬的意思。不过别高兴太早,温不温暖,这才刚聊第一个方向。
接下来又是一句很绕口的农谚:"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翻译一下,这意思是如果霜降时没看见霜铺地,冬天的冷劲儿可能不会太早到;反之,要是真的打霜打得很勤,那可真是要裹严实了。好在今年霜降是九月初,不过这一点要求是看霜的状态,这还得等后面观察才能下。
还有一个大家常提的观雨谚:"霜降有雨冬雪多,霜降无雨冬雪少。"意思是霜降这一天要是碰上下雨,那冬季多半雨雪不断,要是霜降晴空万里,那就要过"干巴巴冬天"了。按照天气预报今年霜降那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晴天或者多云,雨怕是没啥戏了。咱们趁晴天开心,但从这句谚语好像也是不太冷的信号。
当然霜降还有一些直接跟田里农事有关的提醒,比如"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霜降不收薯,定要受苦。"前一句讨教的是葱苗,意思是如果到霜降葱还长不好,那后面也别指望赚人眼球;后边一句倒好懂,是催收红薯、土豆这样的地下作物,万一冻成路边冰块,那收成可就白搭了。虽然这些谚语老一辈人更熟,但对讲种植的小伙伴挺有借鉴意义。
听完这些,咱心里是不是对霜降有点概念了?当然了,农谚毕竟是经验,科学不科学得另说。但它们基本上还是影响着我们眼里的传统文化。
就这些吧,霜降一到,冬天直接跟你递张卡片,提醒你多穿衣,多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