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下旬,南海之滨的某军事训练场骤然响起防空警报,南部战区空军某部与陆军防空旅展开了一场高强度联合防空模拟演练。这场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对抗"为标准的演训,不仅检验了多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捍卫领空安全的坚定决心。

体系作战:织密立体防空网
演练中,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与陆军防空旅打破军种壁垒,通过联合指挥系统实现情报共享、火力协同。当"敌机"以超低空突防方式逼近时,陆军雷达操作手吴新才紧盯屏幕,与空军预警机传回的空情数据实时比对,精准锁定目标。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呼啸而出,成功拦截来袭目标。这种"空地一体、远近衔接"的防空体系,有效弥补了单一兵种作战的盲区,构建起覆盖低空、中空、高空的立体防护网。
实战淬火:逼真特情锤炼硬功

演练预设"敌机电子干扰""多批次饱和攻击"等10余种特情,逼迫参演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快速决策。当"敌机"释放强电磁干扰导致雷达屏幕雪花纷飞时,指挥员立即启动备用方案,依托空军预警机引导陆军防空导弹实施盲射。这种"无预案、无脚本"的对抗模式,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磨砺战斗意志,提升应急应战能力。
战略信号:守护空天安全的底气

此次演练正值南海局势复杂敏感之际,南部战区通过实战化演训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军队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任何空中威胁。从南海海域的海空联合演训,到中缅边境的实兵实弹演练,再到此次联合防空模拟,南部战区正以"全域联动、体系作战"的实战标准,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筑起坚不可摧的空天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