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逍遥无梦】

"世界围棋九冠王!"

1月23日,在愤而退出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后,中国棋手柯洁修改了自己的微博简介。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你是当之为愧的九冠王!

事情还要追溯到1月22日,在韩国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冠亚军决赛三番棋第二局中,中国棋手柯洁因两次未将提掉的对方"死子"放入棋盒盖里,被裁判判负。在第三盘决胜局中,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柯洁再次因提子问题被裁判判罚,比赛中断长达1个半小时。最终,柯洁表示不接受判罚选择弃赛,卞相壹夺冠。

第三盘中,柯洁未放回棋盘盖的"死子"网络截图

在这样的世界大赛上,一位世界顶级棋手因犯规问题被直接判负,可谓闻所未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韩国规则为何规定要将"死子"放入棋盒盖?为什么中国棋手对这种规则感到陌生,难以适应呢?这就涉及到各国的围棋规则不同的问题了。

一直以来,围棋虽然是一项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世界通行的统一规则。中国、韩国、日本等三个围棋实力最强的国家都采用各自的围棋规则,采用由谁主办的比赛便用谁的规则的办法。缺乏统一的规则,也是围棋难以成为奥运项目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围棋规则的难以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国都在争夺世界围棋的话语权,大家谁也不服谁,都不愿意让其他国家的规则成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便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中国台湾实业家、围棋爱好者应昌期曾为了让围棋走向世界,潜行研究多年,创造了独特的"应氏规则",

他认为推广应氏规则的最好广告就是举办世界围棋大赛,通过办这样的世界级比赛来达成规则的统一。

1988年,由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应氏基金会)出资举办了第一届"应氏杯"(采用应氏规则),它效仿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金,这个奖金至今为止还是所有围棋个人世界大赛中最高的。

"应氏杯"原本筹备最早,但很可惜的是,日本举办的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抢先在同年举办(采用的是日本规则),成了第一个问世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

虽然没有成为"第一个",但"应氏杯"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世界围棋的影响力非常大,一度被认为是中日韩三国围棋实力比拼的风向标。

我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组织去应氏大厦的大厅里看决赛实况,听聂卫平九段现场讲解中国棋手常昊与韩国棋手李昌镐的巅峰对决,那种紧张的心情现在还没有忘记。当得知常昊败北,"应氏杯"冠军又一次被韩国棋手拿到("应氏杯"前四届的冠军都是韩国棋手),现场棋迷无不黯然神伤,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是中韩两国最最顶尖的棋手之间的巅峰对决,而中国又输了。连续四届的失败,应氏杯冠军也成为中国围棋的"梦"。

1988年是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的元年,此后其他世界围棋大赛陆续开办,因韩国围棋在90年代的强势崛起,出现了如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这样大师级棋手"称霸武林",由韩国举办的实行韩国规则的世界级大赛也逐渐增多:三星杯(1996年开始)、LG杯(1996年开始)、BC信用卡杯(2009年开始),这些比赛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职业围棋大赛之一。

随着常昊在2005年战胜韩国棋手崔哲瀚,终于在第五届"应氏杯"上获得冠军,中国围棋也进入了反攻韩国围棋的阶段,韩国结束称霸时代。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围棋大赛也开始增多,除老牌比赛"春兰杯"(1998年开始),后续还出现了百灵杯、梦百合杯、烂柯杯等有影响力的世界比赛。

常昊夺得应氏杯冠军

三国争霸上,日本因人才断档,综合棋力减弱,逐渐沦为了中韩围棋的配角,其在举办世界比赛上的建树也乏善可陈,最早举办的富士通杯也于2011年停办。

总的来说,国际大赛的确越来越多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世界比赛举行,但未如应昌期老先生所愿的那样围棋规则趋向统一,仍就是谁办比赛按照谁的规则行事。他所创立的"应氏规则"只在他所创设的围棋世界大赛应氏杯上被采用,在其他比赛和棋手间的对弈中很少会用到。

在过去很多棋手的认知中,中、日、韩和应氏规则最大的区别在于贴目的不同。在当前的日韩围棋规则中,比赛中先手方(黑棋)需要给予后手方(白棋)6.5目的补贴;在中国大陆,贴目是3+3/4子(七目半),而应氏规则的贴目则是8点。

所谓贴目是指因围棋都是黑棋先行,会有先发优势,因此需要在终局判定胜负的时候,将这部分优势转化为"目"还给执白棋的棋手,以实现比赛的公平性。

事实上,黑棋先行所获得的优势究竟是多少,无法量化。因而执黑棋者究竟需要贴后手方多少目,才算是公平的,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以中国大陆为例,在我刚开始学棋的90年代,黑棋一直是只需要贴白棋5目半。但有统计显示,在这个贴目下,白棋的胜率显著低于黑棋,后下的白棋存在劣势,很多棋手都更愿意下黑棋。最终,中国围棋协会在2001年出台新规,将贴目提高到了3+3/4子(七目半)。在贴目的多少上,各国也有类似的长期摸索和调整的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之所以各国规则中贴目的差异被尤为关注,是因为一方面贴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棋局最终的胜负判决,另一方面它对棋手在行棋策略的选择上也会有重大的影响。更多的贴目意味着执黑棋者的压力会更大,可能会采取主动一些的下法,寻求机会,同时执白棋者的下法也会调整。一目之差,看似很小,但对于世界顶级棋手而言已经是巨大的差别,影响重大,棋手在应对不同国家举办的比赛,都会相应调整战术应对。

因此,各国规则上贴目的差别一直以来被顶级棋手所重视,也是最为显见的规则差异点。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些少有国际大赛参赛机会的中国棋手而言,中国和日韩的规则差异就在贴目,这也是大家对此次柯洁在LG杯所遇到的情况如此惊讶不解的原因。

"什么时候围棋规则要求'死子'放到棋盖上了?"很多网友认为这是韩国围棋协会为赢得比赛的又一个"骚操作",因为这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围棋礼仪上的问题。

也有韩国网友为柯洁发声,并指出规则的不合理性网络截图


而在我看来,此次韩国裁判对柯洁的判决,是既不合理也合理。

不合理在于,柯洁的行为一非故意为之,二来也未造成影响棋局的后果。在如此重大的世界赛事的决胜局上,裁判在判决胜负上应当格外慎重。

但必须承认的是,中日韩在规则上对待"死子"有所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在计算胜负的方法不同:中国围棋规则采用数子法来计算胜负,而日韩围棋则是用数目法计算胜负。

对棋手而言,这个差异在过去并不重要。他们关注的点是,把棋下好,去赢下这盘棋,至于最后判定的时候是采用数子还是数目不重要,只是操作上的差异,并不会实际影响到棋局最终的胜负,但现在这种观念可能需要调整了。

中国规则因为采用的是数子法来计算胜负,提掉对方的"死子"之后放在哪里,对胜负没有什么影响,棋手在下棋的过程中,点目作形势判断的时候,会将提子的地方点成两目,在提掉对方子后又粘上的地方算成一目(暗目)。中国棋手从小学习的规则、点目的方式就是这样,因此对于"死子"该放哪里,没有什么讲究,甚至于一些围棋老师出于围棋礼仪,要求棋手在下棋的过程中保持整个台面的整洁,将吃掉的"死子"送回到对方的棋盒里,这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对于采用数目法计算胜负的日韩而言,"死子"就特别重要了。因为,依据他们的规则,在比赛之后要将对方的"死子"填入对方的空里,再来数目。在这种情况下,棋盒盖里的"死子"数量直接关乎到输赢的判定。如果自己不小心弄丢"死子",便可能在导致计算胜负的时候输棋。

另外,不少韩国棋手从小学棋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了借助"死子"点目作形势判断的习惯。对于提子的地方,他们会先算成一目,全盘点目之后再按照棋盒盖里的"死子"数量加上相应的目数。

因此,对于日韩棋手而言,无论是自己的"死子"还是对方的"死子",都很重要,需要特别的保护。它影响到最终胜负的判定,在行棋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影响到棋手的判断。在这种规则制度下,韩国发展出严格要求棋手将"死子"放在棋盒盖的规定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于中国棋手而言,将对方的"死子"送回对方的棋盒,这一被认为颇具礼貌性的行为,在日韩国家却是十分严重错误的做法。过去中国棋手在日韩比赛,因为由规则不同所导致的下棋习惯不同所造成的纠纷便时有发生,只是这一次发生在了这样的世界级比赛的总决赛上。

虽然,统一围棋规则一定是未来大的趋势,但是当前中日韩围棋规则不同,各行其是是不争的事实。棋手能做的,也许只有无奈地适应了。

在文末,我想再谈一谈卞相壹。一位棋手是否能够赢得公众的尊敬,除了实力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棋品。

卞相壹向裁判举报柯洁未将"死子"放入棋盒盖。

棋虽小道,品德最重。我们从小的围棋教育是,要堂堂正正、凭实力赢棋,这是作为棋手的基本素养。围棋,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其背后还承载有千年的文化。卞相壹举手举报对手赢棋的方式,虽然合乎规则,但这种做法,我想不仅是中国棋手难以接受,韩国棋手也定是觉得难以苟同。因为虽然各国规则不同,但对于棋道的追求和棋品的重视,是一样的。

卞相壹的行为,为人所指责,是因为像他这样的顶级棋手,是无数在金字塔底艰难向上爬坡的小棋手们的梦想,应当是他们的楷模。

如围棋大师吴清源、聂卫平、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常昊、古力,这些人有些已经作古,有些人棋力早已不胜当年,即使是他们巅峰时期的棋力与如今的AI相比也是差距巨大,但这些都不妨碍人们爱他们,从心底里尊敬他们。

卞相壹的行为"害"了自己,因为他失去了公众对他的尊敬,而对广大学棋的孩子,也无疑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那就是可以为了赢棋,不顾一切。

卞相壹,这个冠军赢得一点也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