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关系微妙时刻,菲前总统突然来华,捎带一个重要讯息

据中国网报道,3月27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智库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与会外方嘉宾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认为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亚洲乃至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呼吁各方增进信任、团结合作,携手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传递着这一回响。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各界人士齐聚海南博鳌,围绕"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主题,共商亚洲和世界发展大计。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同心合力、和衷共济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一员,中国将继续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挥积极作用。

阿罗约(资料图)

谈及全球南方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表示,二战结束之后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西方道路,以"自由民主"的政府为代表,主张经济全球化。遵循另一条道路的国家则是高度中央集权,经济受到控制。

中国道路是第三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之路。此外,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也探索出了和传统的西方现代化方式所不同的路径。现在,全球南方国家充分得益于这些探索,推进各自的现代化。

阿罗约在2001年 - 2010年期间出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在她执政时,菲律宾和中国的关系步入了"黄金时代"。于是,阿罗约被看作是菲律宾最具代表性的"亲华派"。阿罗约的祖籍为福建,她的丈夫也是华人后代,所以她总是自称"中国儿媳"。

除此之外,于菲律宾国内而言,阿罗约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是多年的盟友关系,阿罗约更是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导师,双方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

阿罗约(资料图)

阿罗约的博鳌之行,或许只是中菲关系发展的一个小插曲。但它提醒我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理解彼此的立场,寻找共同的利益,才是构建良好关系的关键。未来,中菲关系将走向何方?我们期待两国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共同探索合作共赢的道路。这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对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阿罗约的行动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马科斯当局倒向美国,使得菲律宾在地区局势中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美国虽向菲律宾做出一些军事合作承诺,但这种承诺往往难以兑现,一旦局势升级,菲律宾很可能成为牺牲品。另一方面,马科斯的政策引发了菲律宾国内多方不满,其支持率仅为20%,远低于莎拉·杜特尔特。菲律宾国内中立势力甚至怒骂马科斯卖国,南部军区也出动装甲车示威,马科斯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马科斯和杜特尔特(资料图)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表示,缓解南海紧张局势需要采取多边参与、加强对话的多种途径和策略。各方应该从西方式直接对抗的"大喇叭外交",转向东方式注重和谐、彼此尊重的争端解决方式。

马林多格说,南海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通道,每年促进约3.5万亿至5万亿美元的商业活动。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海上枢纽,它连接着亚洲各个关键经济体,促进了经济相互依赖和投资机会。然而,这种共享的繁荣面临着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安全风险以及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