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月初二,在民间有"最怕腊月初二是晴天"的说法,什么意思?腊月初二这天晴天有啥好怕的?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腊月初二日头笑,来年旱到清明节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二这天天气晴朗,比较暖和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天气将以晴朗干燥为主,这种干旱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来年清明节气前后。
二、腊月初二雨雪淋,大寒雪多不出门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大意是说,如果腊月初二这天阴天、下雨或下雪的话,则预示接下来的大寒节气将会比较寒冷,降雪非常多。相反,如果腊月初二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接下来的天气也会比较暖和。
三、腊月初二天气好,三月飘雪没得跑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二这天天气晴好,那么就预示到了来年三月份天气比较寒冷,降雪多,说明来了倒春寒的天气。
四、腊月初二太阳笑,清明时节雪雨飘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大意是说,如果腊月初二这天天气晴朗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来年清明时节天气寒冷,雨雪多,说明来了倒春寒的天气。
那么,为什么说"最怕腊月初二是晴天"呢?
因为,从上面农谚里来看,腊月初二这天是晴天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冬天偏暖。而冬天偏暖又往往预示着来年可能会发生倒春寒的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
冬天寒冷,可以抑制土壤中害虫的生长,或杀死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轻虫、病对农作物的危害,来年才会有个好收成。如果,冬天不够寒冷,天气忽冷忽热的话,极易诱发病虫害。
另外,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需要适当的低温来通过"春化阶段"。所谓的"春化"一般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这一现象也称为"春化作用"。
如果冬天气不够寒冷,小麦生长过快过旺,提前拔节反而易遭受低温冻害,导致来年减产。
像农谚"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腊月冻,来年丰","大寒不寒不冻,来年一定虫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有了"最怕腊月初二是晴天"的说法,因为,腊月初二这天是晴天的话,往往预示着冬天偏暖,对作物生长不利。
当然,农谚也是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全国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