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黄金市场迎来剧烈调整!国际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980美元/盎司,国内大盘金价同步回调至912元/克,较前一日下跌0.3%。但全国主流珠宝店的售价却逆势坚挺,周大福、周大生等头部品牌足金报价普遍维持在1260元/克以上,与大盘价的差价突破350元/克,部分品牌甚至较昨日持平,未跟随大盘下调。

记者第一时间整理了全国重点品牌珠宝店最新售价:周大福足金1268元/克、周生生1266元/克、六福珠宝1265元/克、老凤祥1263元/克、周六福1261元/克,这五大品牌价格基本持平,未出现明显松动;菜百首饰凭借本土优势定价稍低,为1238元/克;中国黄金则以1188元/克成为头部品牌中的"性价比之选"。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水贝批发市场裸金价格同步回调至986元/克,与品牌珠宝店差价最高达282元/克。
此次金价突变的核心推手是美联储政策信号的转变。11月8日晚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未延续此前鹰派态度,虽未直接提及货币政策,但市场对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概率升至90.4%,叠加美国9月批发销售数据超预期,引发部分多头获利了结,推动国际金价回调。不过,全球央行购金热潮、地缘局势紧张等长期支撑因素未变,使得国内大盘金价回调幅度有限,呈现"软着陆"态势。
珠宝店为何不跟跌?业内人士透露,主要受三重成本制约:一是前期原料采购价处于高位,商家为避免亏损不愿轻易降价;二是品牌溢价、工艺费及核心商圈租金、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压缩了降价空间;三是11月初黄金税改政策落地,部分企业税负增加,进一步推高终端定价成本。即便大盘回调,多数珠宝店仍选择"扛价",仅少数门店推出"工费8折""满减"等间接优惠,直接降价的情况极少。
价格分化下,消费者购买渠道持续分流。数据显示,11月以来银行贵金属业务成交额同比上涨30%,工行、建行的积存金产品因紧贴大盘价(约930元/克),成为保值需求用户的首选;深圳水贝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吸引大量异地批发商和个人消费者组团采购;而品牌珠宝店则面临"看客多、下单少"的困境,部分门店单日成交量不足5单。
对于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业内给出针对性建议:若追求保值增值,优先选择银行积存金或黄金ETF,手续费低且紧贴大盘,变现灵活;若有佩戴需求,可关注线上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双11期间部分款式叠加满减后,实际到手价较线下低5%-8%;若偏爱线下体验,可对比同城多品牌门店,选择工费优惠力度大的款式,避开"一口价"高溢价产品。
展望后续行情,分析师指出,11月中旬美国通胀数据、12月美联储议息会将成为关键变量,若降息预期升温,金价可能重启上涨;若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回调或延续至900元/克关口。建议消费者按需购买,刚需用户可趁回调分批入手,投资用户避免追涨杀跌,合理控制配置比例。
11月9日的金价突变,再次凸显了"大盘价"与"门店价"的割裂。对珠宝行业而言,如何平衡成本与消费需求,将成为后续竞争的关键;而消费者在波动行情中,选对购买渠道和时机,才能避开溢价陷阱,实现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