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无疑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和历史上众多发明一样,火车很快也投入到了战争领域,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战场上的强力武器,有陆地巡洋舰之称,这就是今天的主角——装甲列车。

 

《战地1》中的装甲列车

简陋的初创

在人类数千年的战争史里,战马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质,是军队提升机动力的唯一途径,直到铁路和火车的出现却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最早的装甲列车出现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军在轨道上筑起木质车体,架上机枪火炮来对付敌人的骑兵,这时的装甲列车还没有自主的机动能力,比起火车来说更像是轨道炮和重机枪的混合体。

早期简陋的装甲列车

然而就是这样简陋的武器依然能对骑兵造成很大的威胁,在美国内战结束后,装甲列车大量出现在欧洲战场,这时的装甲列车已经得到了升级,与传统蒸汽机车不同的是,装甲列车的牵引车是在整个列车的中间部分,而车头则由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组成,以应对各种战斗。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

正所谓烈火炼真金,装甲列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真正成为了铁轨上的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还没有得到重用,战争还处于堑壕战时代,装甲列车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火力输出武器,而将其使用的炉火纯青的是沙俄和之后的苏联。

一战中的装甲列车

众所周知,俄罗斯这块地方一直是地广人稀,在工业革命之前基本处于半游牧社会的状态,直到铁路的出现才极大的增强了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因此装甲列车在这个国度十分吃香,甚至有捷克军团(当时的白军)转战千里,靠着装甲列车从俄罗斯西面一直打到东部海参崴的壮举。

苏联的装甲列车

到了二战时期,更多的国家把装甲列车运用在了战场上,德军、日军将其用在清剿游击队,巩固占领区域统治的方面,特别是侵华日军,他们将碉堡、炮楼配合汽车、装甲列车来对付我国的敌后武装。

苏联依然是使用装甲列车最成功的国家,它将装甲列车装备了T-34坦克炮塔和喀秋莎火箭炮等,将其打造成一线战场的主战武器,是名副其实的陆上堡垒,在对德军作战时屡立奇功。

抗美援朝时期的铁道兵

我军也在解放战争中使用过装甲列车,在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由四野抽调500名铁路业务骨干与华东警备一团合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铁道工程团”,从此诞生了铁道兵这一兵种,在解放上海时,这些铁道兵驾驶装甲列车立下汗马功劳。

当今的发展

拥有光荣历史的俄罗斯装甲列车最终退役

在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淘汰了装甲列车,无需依靠铁轨的坦克、装甲车很快取代了它的位置,最钟爱装甲列车的俄罗斯也在2015年退役了这种武器。然而当今仍有不少国家使用装甲列车,如我国为坦桑尼亚建造的装甲列车,这种古老的武器在新时代依然在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