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提到皇帝,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后宫佳丽三千,一生享之不尽,用之不完,艳福无限,甚至还划分等级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今天正史君就带你详细了解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到底是怎么回事?
01三宫
我们现在知道的三宫,一般指的是清朝时期的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
三宫最早的时候,指春秋时期诸侯王老婆的宫殿统称,泛指东宫,西宫和中宫。
那时候除了三宫以外,还有六宫,天子老婆的宫殿叫做六宫。
《礼记》中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
这个时候的三宫和六宫,也代表着天子与诸侯的等级差别。
后来随着春秋战国的灭亡,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三宫和六宫开始出现变化。
三宫,六宫最开始指的是帝王老婆的住所
到了汉代的时候,皇帝、太后、皇后的住所合称为三宫。
比如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居住的地方叫做未央宫,因为未央宫在西边所以也叫西宫;
而皇后吕后住的地方叫做长乐宫,因为在东边所以也叫东宫,当年韩信就是死在了长乐宫。
到了清朝的时候“三宫”仍然是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和交泰殿。
这三宫不再全是妃子住的地方了,其中一宫用来让皇帝办公或居住。
乾清宫从明永乐年间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02六院
六院并不是单指六个院子,而是皇帝宾妃住处的统称。
到了清朝的时候六院实际上分别指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一共十二个宫殿。
白居易《长恨歌》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诗中的六宫说的就是居住在六院宾妃。
03七十二妃
住在六院的妃子其实也不只有七十二个,七十二只是泛称。
因为自古帝王的妃子很少有低于这个数字的。
在《管子·小匡》中就记载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
在《礼·昏仪》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六院七十二妃只是泛称
其实宾妃的实际数量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直到康熙年间,宫廷的后妃等级才形成制度,而且还对妃子的数量做了具体的规定。
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
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就没有具体的名额规定了。
所以实际上皇帝一样还是可以扩充的,只要看上谁了一样可以纳入后宫,民间也不停的帮皇帝选秀。
民间传言乾隆有名分的妃子一共有41个,没名分的据说有几百个。
乾隆有名分的正妃一共41人
04妃子的领导
皇帝所有妃子的领导被称为皇后,而且只有皇帝的正妻能称为“后”。
为什么叫皇后呢?
其实“后”最开始指的是君主,比如大禹的儿子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的后羿等。
到了春秋时期“后”才指帝王的妃子,比如周幽王的老婆申后。
但是皇后这个称呼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盖过三皇五帝,所以称自己为皇帝。
而他的正妻也被正式改为皇后,成为所有妃子的领导。
秦始皇把正妻称为皇后
05后宫的消失
严格意义上讲,到民国时期所谓的“后宫”还一直存在。
因为民国期间依然存在很多大军阀以纳妾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蒋介石去成都大将杨森家做客,杨森让妻儿拜见蒋介石,结果妻儿老小前前后后竟然有几十人。
蒋介石还惊讶地问:“杨军张,这些都是你的家眷吗?”
直到解放以后,1950年《婚姻法》确定了一夫一妻,才彻底消灭了这种所谓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