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的庆陵是明朝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皇后郭氏、王氏和刘氏的合葬陵寝。但是有人说,朱常洛这是鸠占鹊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明朝历史上,朱常洛堪称最悲情太子。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以其诡谲多变的命运,生生把真龙天子活成了高危行业。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

本来,朱常洛是王恭妃所生,并非嫡子。但由于孝端显皇后只生育一女,因此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制度,朱常洛就应该被立为太子。

但朱常洛对明神宗来说,简直就是对他冲动的惩罚。

原来,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并非选秀入宫,而是李太后身边的小宫女。

万历九年的一天,明神宗给李太后请安,一时荷尔蒙上头,私幸了还是小宫女的王恭妃。谁知这一冲动,就有了朱常洛。

简单地说,朱常洛是个不合礼法的私生子。

因此明神宗死活不愿承认,好在当时王皇后和刘昭妃都迟迟无子,抱孙心切的李太后通过查起居注等,最终迫使明神宗承认了朱常洛的身份。于是王恭妃终于母以子贵,被封为妃子。

也就是朱常洛出生这年,明神宗下诏选美,扩充后宫。

于是,姿色出众的郑氏得以入侍宫中。

郑氏不仅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聪明机敏,且风情万种。由于得到了明神宗的专宠,她仅用了4年时间,便成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

郑氏还特别能生育。9年中,她先后生下三子三女,成了明神宗后宫中的生育冠军。

由于郑氏所生的皇二子朱常溆早夭,皇三子朱常洵便成了明神宗最为宠爱的皇子。

本来,立太子是国本大事,但明神宗由于不喜欢朱常洛,因此一直以"皇长子年幼"为由,搪塞推脱,迟迟不肯立太子。

有一次,明神宗为了哄郑氏高兴,曾许诺以后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郑氏知道空口无凭,她让明神宗写下手谕,并将其藏在锦匣中藏在了宫梁上,以便日后作为凭证。

不过,对于明朝大臣来说,立太子这事,不能算皇帝的家事。

早在郑氏怀孕受封的时候,朝臣们便担心她会觊觎太子之位,所以一再联名上疏,希望明神宗能早日立朱常洛为太子。

等郑氏生下朱常洵,又被立为皇贵妃后,大家更是看清明神宗是想"废长立幼"。

明朝的官员有很深的"忠君爱国"情结,自然不能看着明神宗坏了祖宗家法,更不能让后人戳着他们的脊梁骨,说皇帝被一个女人给勾引坏了,而骂他们做臣子的不忠不孝。

所以,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就在明神宗和朝臣们陷入僵局的时候,李太后再次站了出来。

李太后表示,朱常洛已经19岁了,这个年纪早就该出阁读书了。

在明朝的祖宗家法中,"出阁"意味着两层意思,一个是皇子该离开京城就藩了,还一个就是太子留在京城读书。

李太后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得立朱常洛为太子。

这样一来,不仅朝臣们支持朱常洛,李太后也支持朱常洛,显然明神宗虽然是皇帝,但他确实不敢违背祖宗家法。再加上他能与朝臣为敌,却不敢对李太后不孝。

其实让明神宗最终下定决定立朱常洛为太子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郑氏当年藏在锦匣中的手谕,居然被蠹虫咬得残破不堪,特别是"朱常洵"三个字更是被咬得无法辨认。

明神宗见此,认为朱常洛确实是真龙天子,所以他不顾郑氏的哭求,终于封朱常洛为太子,结束了漫长的国本之争。

朱常洛虽然在李太后和朝臣的帮助下,得到了太子之位,但是他的日子依然忐忑难安。

一方面,说"明神宗要换太子"的谣言是一波接一波;另一方面大家都在传"郑贵妃和福王(朱常洵)要加害太子"。

因此,朱常洛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既怕被废黜,又怕被加害,过得愈发谨慎小心。

万历四十三年,有一个叫张差的男子挥舞着枣木大棒闯进了朱常洛居住的慈宁宫。被抓捕后,张差交待他是受太监刘成、庞保所托,来谋害太子。

刘成、庞保都是郑贵妃的心腹,无疑这正好坐实了郑氏要加害太子的说法。

最后,郑氏听从了明神宗的建议,取得了朱常洛的原谅,这才平息了风波。

万历四十八年,57岁的明神宗终于驾鹤西去,朱常洛也终于登上了帝位。

但是谁也没想到,朱常洛仅做了29天的皇帝,就撒手人寰了。

原来,朱常洛继位后,郑氏害怕朱常洛报复她,便向朱常洛敬献了8个美人。

谁知仅过了10日,朱常洛竟一病不起。

眼看着太医开的药不能让身体有半点起色,求医心切的朱常洛全服用了术士李可灼炼制的红丸,结果一命呜呼。

由于朱常洛去世的太过突然,他的陵寝别说修建了,就连选址都还没有开始。

这样一来,朱常洛就给大臣们留了个大难题,该把他埋在哪里才合适?

于是有人就想到了之前被明英宗朱祁镇废弃的陵寝。

朱祁镇废弃的陵寝是弟弟朱祁钰为他自己修建的陵寝。

本来,朱祁钰是做不了皇帝的,但土木堡之变,让御驾亲征的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于谦等人的拥立下,代为监国的朱祁钰就在半推半就中做了皇帝,而成了俘虏的朱祁镇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朱祁镇被送回后,朱祁钰一直把他幽居在南宫。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

宦官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得以复辟。病中的朱祁钰则被废为郕王,不久便在忧愤中离世了。

本来,在朱祁钰生前,已经为自己在祖陵中修建了一处陵寝,但朱祁镇并没有把他葬于祖陵,而是另在北京西山择了一处地方安葬了他。

没想到,过了一百多年,这处被废弃的陵寝居然又派上了用场。

于是朝廷又花了150万两白银,将已经废弃多年的陵寝经过修缮扩建后,朱常洛便被安葬在了那里。

憋屈了一辈子的朱常洛,死后也依然是憋屈的,他这个"真龙天子",的确称得上是"明朝第一悲情皇帝"啊!

(参考史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