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全称叫“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这是一项不定期举办的左派国际综合性青年活动。由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主办,协办单位是国际学生联盟。
世界青年联欢节主要是以前苏联为首的国家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主题是反对侵略和战争,歌颂和平与友谊。但是西方国家也参与这个活动,在冷战时期,这个活动也是两大阵营联系的纽带。
1953年初,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员的中国也派出代表团参加,而社会主义阵营的龙头老大苏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有一些项目放在了莫斯科举行。在众多的人员名单中,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并指名要亲自接见他,一个普通的中国青年为何引起斯大林这么大的兴趣呢?
这一切还要从这名青年的身份说起。这名青年名叫刘光子,时年只有32岁,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名战士,按级别来说,刘光子在斯大林那里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这名叫刘光子的战士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令斯大林特意接见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光子。
刘光子于1921年出生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乡团结村一个贫穷农民家里,他从小给地主家打长工。在全国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1月,他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在解放军这个大家庭里,他感到特别温暖,大家都很关心他帮助他,这与他从小受地主欺负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人的潜力一旦被激发出来,那就是一股钢铁洪流,做主人翁的感觉使刘光子作战非常勇敢,他先后参加过甘肃省兰州十里山追击战、沙漠遭遇战和著名的太原攻坚战,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先后两次荣立战功,多次受奖。
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北军区第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隶属第19兵团。1950年12月,第63军移驻山东省邹县(今邹城)地区整训。1951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的军长为傅崇碧,政治委员为龙道权,下辖第187、188、189共3个师。而刘光子就是第187师第561团的一名战士。
第63军入朝时,正是抗美援朝的第4次战役的中间阶段,朝鲜战场战火纷飞,联合国军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反攻,彭德怀指挥之前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机动防御,为后期入朝的部队实施战役展开争取时间,同时准备发动第5次战役。
1951年4月,朝鲜半岛的严寒终于过去了,积雪已经融化,冰封的大地已经解冻,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春天悄然而至,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的第4次战役已经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三八线南北对峙,双方都在进行着战争准备。
此时,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为3个兵团11个军33个师和3个地面炮兵师、1个高射炮师,共54.8万余人(不含人民军)。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为6个军共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计34万人,兵力对比上我占有优势。然而武器装备仍不如联合国军,但是差距已比前4次战役有所缩小。
第5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动发起的进攻战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粉碎“联合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阴谋,迅速夺回主动权。实施反击的主要地域为西线汶山至春川间,主要攻击目标为美军部队,即美第8集团军指挥的5个师又2个旅,包括美第1军指挥的美第3师、美第25师、南朝鲜第1师、英第29旅、土耳其旅,美第9军指挥的美第24师、南朝鲜第6师。
在这次战役中,突破临津江是关键的作战行动,志愿军决定以第19兵团1个军迅速突破临津江西岸之南朝鲜第1师防线后,由高浪浦里附近强渡临津江,迅速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得手后以一部向汉城推进,并相机占领之。兵团主力由高浪浦里、麻田里、无等里段渡江,首先歼灭绀岳山地区的英第29旅,尔后向东豆川里、旺方山、抱川方向攻击前进,由西南向东北突击,协同第3、第9兵团会歼永平、抱川地区的美第24、第25师。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下辖第63、第64、第65军,杨得志决心以第63军为第一梯队,首先突破临津江。第63军军长傅崇碧决心以第187、188师为一线突击部队,189师紧随其后。
在第5次战役发起前,联合国军在临津江一线布下重兵防守,同时还依托临津江南岸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堑壕和交通壕等。然而,防守临津江的联合国军面对信奉“兵者、诡道也”志愿军,其临津江防线在3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即被突破,第187师4个团快速登上临津江南岸,紧接着,63军各部也迅速过江,在雪马里、弥陀寺等地与英军第29旅、南韩第1师展开激战。
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4公里处,北有235、314高地为屏障,南有414和675高地为依托,山势北低南高,易守难攻,是敌人防御前沿的一个强固要点。在雪马里防守的正是英军第29旅格劳斯特团第1营及其配属的英军皇家炮兵第70连、皇家炮兵第170迫击炮连C排及部分坦克分队,共约1000余人,有营属和配属火炮42门,纵深还有2个105榴炮营支援其战斗。
而负责围攻雪马里的正是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以及二梯队团第560团,第561团采取快速穿插分割的战术,利用机动速度快的特点一下子就到了英军面前,在近距离的战斗中,英军的炮兵等远程武器一下子失去了用武之地,经过几个冲锋后,英军第29旅格劳斯特团第1营危在旦夕。
格罗斯特团是英国皇家陆军的骄傲。1801年在英军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这个团队受到埃及军队优势兵力的腹背夹击,经过顽强挣扎而转败为胜,因此声名大噪,受到英国皇室的特别嘉奖。因为在两面夹击下克敌致胜,所以特许每个官兵的军帽上缀有两个帽徽。而格罗斯特团第1营则是整个团的拳头营,这个营的营长由格罗斯特团团长卡恩思中校兼任。
因为第29旅格劳斯特团第1营不同于其他部队,是英军的脸面,英军一面令其固守待援,一面命令航空兵空投食品和作战器材,并派出地面部队救援接应。
当时,上任仅十几天的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接到报告后亲自研究解救格罗斯特团第1营的方案。并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该部。但美军第3师组成的救援部队,受到我军187师外围部队的勇猛阻击,尽管他们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无数次对我阵地实施狂轰滥炸,但却始终无法攻破我军防线。虽然援敌与格罗斯特团第1营相距不到两英里,却始终无法与之会合。
1951年4月25日清晨,我第561团协同第560团以猛虎下山之势,对被包围的这支英国王牌部队发起最后攻击。尽管训练有素的格洛斯特团第1营不甘束手就擒,试图拼命抵抗,但他们哪里是勇猛强悍的志愿军的对手,一番激战后,英军很快被打得四处溃逃。因雪马里地区方圆百里,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我追击部队也不可能会集一处。
当时志愿军战士都按战斗需要编成战斗小组,通常一个小组是3人左右,刘光子是战斗组长,他带领两名新兵冲到一个小高地上时,忽然发现山梁下面有一个炮兵连,100多号人乱糟糟地正准备携炮逃走。刘光子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接着,他让两名缺乏作战经验的新兵爬在大石头后面射击掩护,自己就一马当先冲下山去。
距敌人数十米时,刘光子迅速投出一颗飞雷,因这种在手榴弹上捆炸药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好几个英军。此时,借着“飞雷”爆炸后产生的浓浓硝烟,他一边奋勇冲击、扫射,一边大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此时,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再加上山上的两名新兵不停射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从天而降的到底有多少志愿军。
所以,当刘光子冲到英军阵地前,用战前学的那点英语大喊一声“缴枪不杀”时,没想到该连活着的官兵无一例外地全部举起了手,表示愿意投降。格罗斯特团团长卡恩思中校,先是躺在尸体堆里装死,被志愿军士兵发现后,只好从尸体堆里爬出来,自动摘下缀有荣誉帽徽的军帽,垂着脑袋,走入俘虏行列。 志愿军年轻的士兵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英国皇家陆军。一人突然喊道:真怪!怎么他们帽子上有两个帽徽呢? 后来志愿军战士知道这就是英军中唯一缀有两个帽徽的著名的格罗斯特团标志。
看到眼前黑压压地站了这么多英军,刘光子的战斗小组只有3人,说心里不紧张是假的,但刘光子思维敏捷,无心顾及,他向空中“哒哒哒”扫了一梭子弹后,马上大喊“立即站队,集合!”。当英军拥挤着站好队时,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对方才一个人!接着就有人捡起枪试图向他射击,说时迟那时快,刘光子一梭子就放倒好几个,剩下的吓得再也不敢反抗。接着,他就单枪匹马,押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往山上去,没想到刚走了一段路,又有一部分人要逃跑,他扔出一颗手雷,当时就炸倒了一片。并威严地大喊:“别跑,谁跑我就打死谁!”就这样,在场的所有英军都被他给震住了。
不久,两名新兵也飞跑着赶来接应,这帮不可一世的侵略军,为保全性命,只好乖乖地全做了俘虏。根据战史记载,作为英军王牌部队功勋团的主力营,即第29旅格劳斯特团1营,全营编制人员600余名官兵,除被击毙129人外,竟有459名官兵放下武器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这其中除了身为团长兼直属第一营营长的卡恩思中校外,还有被称为“上帝的使者”的随军牧师戴维斯上尉、还有后来成为北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的法勒·霍克利上尉。
刘光子是位极老实、腼腆的志愿军战士,自己干出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不敢向部队首长汇报,甚至不愿承认这些俘虏是他一个人抓的。当部队清点俘虏时,战士们你一个他两个就报开了。可是最后首长却吃惊地发现,有63名英军俘虏,却找不到活捉他们的英雄。这事非同儿戏,部队领导自然要认真调查。后来,那两名新兵终于沉不住气了,就偷偷地说:“这些俘虏是我们组长刘光子抓的!”当时团领导听了这话着实吃了一惊:“他一人能俘虏63名英军?”这可是英军王牌格洛斯特团的一个连啊!后经认真核实,确实无误。
1952年刘光子回国做英雄事迹报告,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让他去参加1953年初举办的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使斯大林有了接见刘光子的机会。
斯大林接见刘光子时,用俄语疑惑地问刘光子:“你怎么能一个人俘虏那么多英军?”刘光子刚开始有点紧张,当听了翻译后说到:“英国佬怕死,我不怕死,反正当时豁出去了,这些家伙被我打傻了,乖乖地听我的指挥了!”斯大林听了翻译后,竖起了大拇指,说到“嗯,不怕死!”。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
斯大林去世前特意接见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因他1人竟俘虏英军63人。这就是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是63头猪,刘光子一下子想把它们赶回去还不容易呢。其实刘光子能够俘虏这么多英军靠他的勇敢,但也靠他的智慧,首先虚张声势吓唬住敌人,然后采取雷霆手段震住敌人,最后利用团体的力量俘虏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