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导致东汉灭亡的一大弊病是军阀割据。但您是否知道,开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既不是董卓、袁绍,也不是曹操、孙权等奸雄、枭雄,而是汉景帝的后代刘焉。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是皇族宗室而被任命为郎中。离任以后,刘焉住在阳城山,专心学问,传授弟子。后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历任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汉灵帝时,社会矛盾激化,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并州刺史张懿、凉州刺史耿鄙均被农民起义军杀害,而益州刺史郤俭在地方大肆敛财,侵扰百姓,贪名远播,激化了社会矛盾。

刘焉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刺史的职权太小,没有能力制止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二是因为所任非人,朝廷所任用的刺史往往不能胜任,担负起该有的职责。

因此,刘焉建议东汉朝廷应该废刺史设州牧,加强州牧的权力,使其镇抚一方,并慎重挑选能够胜任的大臣去当州牧。

在西汉,刺史并不是地方行政长官,而是由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其作用有类似于现在的纪委巡视组组长。

汉文帝时,因为御史多有失职,对地方监察不力,汉文帝便命丞相另派人出"刺"各地。这就是刺史的雏形,不是常置机构。

后来汉武帝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控和中央集权,废除了沿袭自秦朝的监御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各州均置刺史一人。此时的刺史,仍受御史中丞管辖,但不受丞相的制约,地位超然。

西汉末年,刺史在行使监察权的过程中逐渐异化,发生了不少侵犯郡守权力事件,而且刺史也数次改称为州牧,但无论是刺史还是州牧,其作为监察官的本质并没有变。

刺史权力的扩大,始于王莽时期。王莽称帝后,将西汉的十三州合并为九州,改刺史为州牧。当时,反对王莽的武装斗争在地方上蜂起云涌。为了增强地方实力,以便于镇压武装暴动,王莽不仅给予州牧统军作战的权力,而且给州牧加将军称号。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依旧制,重新把天下分为十三州,改州牧为刺史。有所不同的是,刘秀变西汉刺史无固定治所为各有驻地,权力也比西汉时更大,奏事可遣计吏代行,不复自往。但此时的刺史仍然是监察官,在地方上官位也低于太守。

刘焉提出废刺史设州牧,实际上是想仿效王莽时期的举措,让州牧拥有兵权,地位高过太守。

刘焉提出这个建议,除了上面提到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外,也有私心。为了躲避祸乱,他原本想躲到交趾去当太守,后来听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便想去益州拥兵自立。而要拥兵自立,太守的职权显然不够,所以刘焉就提出了设州牧的建议。

缺乏政治远见的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派刘焉任益州牧,太仆黄琬任豫州牧,宗正刘虞任幽州牧。

为了树立个人威信,刘焉到益州,一方面采取宽容恩惠的政策,极力安抚收容因马相之乱而逃跑反叛的人;另一方面则以严刑酷法,一口气诛杀了益州境内十几个豪强家族。

此外,刘焉还以"五斗米天师"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率兵对汉中发动突然击袭,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随后又杀了张脩,切断斜谷,杀死来往的使者,切断与东汉朝廷的联系,割据一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从此开启。

后来董卓进京,靠的是他在凉州刺史任内拥有的兵权(刺史有兵权,即刘焉所谓的州牧);袁绍、韩馥兴兵讨伐董卓,也是联合各地拥兵的州牧。

建安元年,主要的割据州牧有曹操据兖州,公孙度据辽东,刘虞、公孙瓒据幽州,袁绍据冀、青、并三州,袁术据扬、豫二州,陶谦据徐州,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孙策据江东,韩遂、马腾据凉州,张鲁据汉中。

各州牧又互相兼并,逐渐形成州牧割据局面。在州牧割据的情况下,东汉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焉不仅是开启汉末军阀割据的罪魁祸首,也是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汉景帝想法设法要加强中央集权,却引发了吴楚七王之乱,不得不杀了大臣晁错,而他的后代刘焉却为了一己之私,居心叵测,开启了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这是不是很有讽刺意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