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公元690年,武曌(武则天)为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武周王朝开始了。虽说唐朝社会开放,但远远没有开放到女人可以参政做皇上的地步,武氏想坐稳这个皇位,必须使用一些特殊手段来铲除异己,比如大搞酷吏政治:养几条听话又会咬人的恶犬。
崭露头角的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是个身世悲惨的少年,其父来操是个职业赌徒。
一天,来操赌钱赌赢了但对方没钱给他,于是便将自己身怀六甲的妻子送给了来操,生下来的孩子就是来俊臣。
来俊臣本该成为一个快乐的青年,但在职业赌徒父亲的熏陶下,无赖家庭环境的氛围中,他的内心扭曲了,成为一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的人。
一天,来俊臣因奸盗罪入狱,他有个爱好"妄告密",就是打小报告,但上报的都是一些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事儿。狱吏查来查去啥也查到,来俊臣还接二连三的造谣,于是刺史王续便把他拉出去揍了一顿。
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新唐书》
没过多久,刺史王续因犯了事被朝廷诛杀,来俊臣一看机会来了,赶紧罗织罪名上报朝廷,还自称要揭发罪行被王续拦截痛打了一顿。
武则天一看,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忠厚老实人啊!接着给他封了官。来俊臣的酷吏生活开始了。
变态的刑罚,恐怖的"推事院"
现在河南洛阳市内的丽景门,在武周时期也称"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活人进去,死人出来,无一例外。
这是为啥?因为"推事院"就设在丽景门。
"推事院"是专供来俊臣使用的皇家监狱,一些"有罪"的朝臣宁可自我了断都不进"推事院",因为实在是太可怕了。
来到推事院不管身份高低贵贱,不管罪行是轻是重,来了就是犯人。对待犯人,先是往鼻子里灌醋,然后掘地为牢,让犯人泡在屎尿里,不给饭吃。再把刑具放其面前,见到刑具的人往往吓得魂飞魄散,自己诬陷自己谋反。
来俊臣这个人心理变态,以折磨人,看人痛苦为乐,他发明了十种型号的枷具,还给起了不同的名字: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臣、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
由轻到重,戴上就喘不上来气、戴上就承认谋反,死猪戴上也发愁,只求速死,不仅求自己速死,还求诛杀全家。
《旧唐书酷吏 传》记载,"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 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这名字就令人恐怖,所以才"见之魂胆飞越,无不自诬矣……朝士多因入 朝,默遭掩袭,以至于族,与其家无复音息。""凡囚至,先布械於前示囚,莫不 震惧,皆自诬服。"
来俊臣"专以夷诛大臣为功",死在他手下的王公贵族,朝廷重臣不计其数。对来俊臣来说,搞垮一个朝廷重臣很容易,只要让手下前往官员管辖地区,密告他的丑行、罪行,多地同时传来"飞语",朝堂上紧追不舍,拉入"推事院"就完事儿了,进来了就没有不招的。
"请君入瓮"也是一种酷刑,找一口大瓮,让犯人进入瓮中,架起炭火来烧,犯人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再不招供就熟了!而"请君入瓮"请人的正是来俊臣,而入瓮的则是周兴,武周时的另一位酷吏。
来俊臣还专门撰写《罗织经》,一本讲述如何罗织罪名,陷害杀人的书,各种残酷刑具,挑筋、斩指、插针、拔甲......大兴典刑狱,屈打成招,还实行连坐,不分长幼,一杀就要千余家。
满朝文武大臣噤若寒蝉,即便是身经百战,铁骨铮铮的大将军,也都栽在来俊臣手里。
被抛弃的恶犬
来俊臣诬陷他人,草菅人命,夺人之妻、抢人儿女、辱人母亲,罪恶滔天,死在他手上的人太多太多,哪一个不是王权富贵,连狄仁杰都差点死在他手里。
来俊臣之所以能如此嚣张,一方面是自己真的有手段,另一方面来自武则天的暗中支持。满朝文武告不过,也告不到,谁告谁倒霉。
最后他太得意忘形了,在杀了一波又一波朝臣后,还想来票更大的,竟然把黑手伸向了皇嗣李旦和太平公主。
来俊臣诬告皇嗣李旦、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
李旦与李显虽然都是武则天的儿子,但毕竟是李唐的血脉,政治关系上比较微妙,所以说,来俊臣的控告不是没有赢的可能。
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牙同反,冀因此盗国权,河东人卫遂忠告之。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系狱,有司处以极刑。《资治通鉴》
但是,来俊臣竟然罗织罪名诬告太平公主谋反,真是疯了。
武则天有4儿2女,儿子都被她当做政敌来防,大女儿夭折,只有与小女儿太平公主是真正的母女之情,太平公主就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贴心小棉袄,天下谁谋反武则天都可能信,唯有小女儿谋反,武则天一百个不相信。
来俊臣诬陷朝臣就算了,诬陷李氏家族也算了,现在竟然罗织罪行诬告武家人,诬告太平公主谋反!武则天一看:这狗疯了,要不得咯。
于是来俊臣卒。
通天二年六月三日,武则天将来俊臣于闹市斩首示众,万人空巷,老百姓都去刑场看热闹,待头一落地,百姓争相上前去踩他的尸体,挖他的肉,高声欢呼:这下晚上睡觉终于能后背贴着席子,睡个安稳觉了!
丁卯,昭德、俊臣同弃市,时人无不痛昭德而快俊臣。仇家争啖俊臣之肉,斯须而尽,抉眼剥面,披腹出心,腾蹋成泥······士民皆相贺于路曰:"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资治通鉴》
来俊臣死亡,延续十四年之久的恐惧"酷吏政治"宣告结束。
总结
武则天登基有阻力,登基成为皇帝后,还有更大阻力,各方势力暗潮汹涌,想要坐稳皇位,必须得在他们中放入"利刃",而来俊臣就是众多"利刃"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说到底,来俊臣也好,周兴也罢,这些酷吏都不过是武则天用来稳固政权的棋子,政权稳固后他们便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要被舍弃。
权谋制衡之道是帝王必须掌握的技能,可谁又在乎这知权术之下,埋葬着多少具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