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大话秦皇看历史,历史就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为人处世之道,尽在历史之中!"
春秋五霸,在不同的版本里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个说法中有一个人,据说他是他母亲做梦生下的。
在《辞通》中讲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前面4位霸主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最后一位郑庄公却不是很多人都能够认可。
但这位郑庄公却称得上是春秋第一位霸主,其他4人都在他之后。不但如此,郑庄公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现在姓郑的人的姓氏很多就是源于郑国。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母亲是姜氏。姬姓和姜姓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郑庄公为什么叫寤生呢?
因为,她母亲生他是做梦生的,没有"坐蓐"(那时候生孩子要坐在草席上,有点类似于现在进产房),也就是没有进产房,睡觉的时候醒来发现孩子生了。所以起名"寤生",意思就是睡醒生的。
其实这也说明姜氏对这个孩子的歧视,认为这个孩子不好。都说父母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但是偏偏姜氏就是嫌弃他,也没办法。
郑庄公是老大,还有个兄弟,亲的,长得好,叫段。姜氏想立段为世子,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幸好郑武公英明,不听妇人之言,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才有了后来的郑庄公。
但是姜氏不服啊,想法让老二上位。先是求封地,然后又想内外结合,配合老二干掉老大。幸好郑庄公不白给。他有自己的打算,就想把兄弟的罪名养大,让段名声扫地。到那个时候,郑庄公再杀段就不会落下杀自己亲兄弟的名声了。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
姜氏求封地,给。要哪里就给哪里!
姜氏要爵位,给。要什么爵位给什么爵位。
段私募士兵并训练,不管。随他去。
段讨伐其他附属用来扩大地盘,不管。随他去。
大臣上书讨伐段,不听。
然后呢?然后,郑庄公设计一举拿下段,揭露了姜氏和段的阴谋。亲兄弟羞愧难当,自杀了。姜氏被软禁了。
并且郑庄公还发誓,不见自己的母亲,除非见到黄泉。言外之意,除非自己死了,否则这辈子都不得相见。
仁义忠孝,这是古代人讲的人性道德。贵为一国之王,不见自己的生母,那岂不成为国人的笑话吗?
怎么办?有大臣颖考叔出主意:可以在地下挖出泉水,并建立一个地下室。这样见姜氏就不违背誓言了。"掘地见泉,建一地室,先迎姜夫人在内居住,告以主公想念之情,料夫人念子,不减主公之念母,主公在地室中相见,于及泉之誓,未尝违也。"
郑庄公确实明智,采纳意见,挖地几十丈,挖出泉水,建好地下室,和母亲姜氏相见。
郑国在春秋初期是大国,而且是周朝的左膀右臂,郑庄公也算一代明君。正式因此,他平叛内乱,发展经济,小霸一方。所以称他为一代霸主也是有情可原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1、千万不要歧视某人的出身,天生异象,必有大才。
2、想彻底打败一个人,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出师有名,一举击垮,让自己取得最终的胜利。
3、父母终究是自己的父母,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多找个时间看看。古人可以掘地见母,我们更应该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
分享历史故事,体会人生百味,欢迎分享你的感受。
*****文章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欢迎关注"大话秦皇"公众号。用平凡人的眼光看历史,会有不平凡的发现。
文中故事取材于相关书籍,绝无杜撰。欢迎品读,转载!
在右下方点击"在看",在右上方点击【···】分享,是您最好的支持!
大家都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