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相貌绝佳的上官婉儿,本应该有个不错的归宿,但她却鬼使神差地没入皇权争斗中,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成为权利争夺的殉葬品,令人唏嘘不已。
上官婉儿本出生在唐初高官家庭,祖父上官仪是唐初政治家、诗人,官至宰相,为人刚直不阿。唐高宗时,因向高宗建议废除武则天皇后地位,遭武则天嫉恨,武则天当政后,就借口上官仪谋反将其父子诛杀,并没收其家财,还把全家降身为奴,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发配到掖庭劳动改造。
母亲郑氏含辛茹苦将其养大,上官婉儿自幼聪明伶俐,擅长写诗作赋,十四岁时便出落得端庄秀丽,貌美如花,名气慢慢传到了宫中,武则天听说之后,召她入宫负责起草诏书等文书事务。
聪慧过人的上官婉儿,很快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圣历元年,上官婉儿已经能够参与奏折的批阅。到了后来都是奏折让上官婉儿审阅,武则天则只是做最后简单的批示而已。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被纳为昭妃,很得中宗赏识,继续掌管朝中文书事务。他还在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使其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上官婉儿也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唐中宗还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后来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会做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对上官婉儿十分恩宠。
得宠后的上官婉儿,不由地忘乎所以了,生活开始不检点起来,和武三思、崔湜等人有了不少的绯闻,在宫中传的沸沸扬扬。
由于唐中宗李显的软弱,韦后与武三思趁机掌控朝中大权,上官婉儿便站在了韦后一边。她怂恿安乐公主效仿武则天夺权称帝。这让太子得知,太子便集结兵力,杀死了武三思及其儿子,又带兵冲进肃章门,要求李显交出上官婉儿。
景龙四年,上官婉儿又暗自归附很有权势的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当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临淄王李隆基得知韦皇后谋杀中宗的罪行后,怒不可遏,遂率羽林将士刘幽求等人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带着宫人,手举蜡烛出迎,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委托他告诉李隆基,乞求免她一死。刘幽求见她楚楚可怜,便满口答应。凑巧李隆基入宫,就将上官婉儿拟的诏书呈给李隆基,替上官婉儿申辩。李隆基却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可怜一代才女,尽管有丞相之才也枉然,在权力角逐中,也只能成为牺牲品。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颇称传奇。她死后,唐玄宗追念其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全唐诗》还编入她32首遗诗。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还得仰皇上、皇后、公主等人的的鼻息,仍需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看来,再有才能,也不能滥用,上官婉儿若远离官场争斗,生活检点,那她的人生之路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呢?诸位,有什么看法,欢迎议论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