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6年,占据河北地区的高洋已经篡夺了东魏的江山建立北齐,皇帝当得有滋有味;可西北地区还是挂着西魏的牌子,权臣宇文泰没能成为皇帝,并在这一年病逝。

宇文泰去世之后,西魏的众实力派(于谨、赵贵、独孤信和李弼等人)谁也不服谁,眼看着西魏就要分崩离析。

中山公护,名位素卑,虽为泰所属,而群公各图执政,莫肯服从。--《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之后,众实力派发现:只有西魏维持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家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经过磋商之后,还是决定集体拥护宇文氏。

宇文泰在西魏的影响力,显然无法与高欢在东魏的影响力相提并论。

宇文泰去世的时候,于谨、赵贵、独孤信和李弼等实力派都拥有和宇文泰相提并论的资格。宇文泰的接班人宇文护每次见到于谨的时候,都要行拜礼。

高欢去世的时候,唯一能威胁高氏的实力派只有侯景一个,但侯景也只是一个封疆大吏,在中央政府严重缺乏权力和影响力。

在我看来:宇文泰去世之后的西魏政治格局,很像东晋建立之前江南的政治格局。

在东晋建立之前的江南,江北侨族和江南士族谁也不服谁,双方又不愿意展开大火并,那必然会让其他势力(比如说流民帅)渔翁得利。

与江北侨族和江南士族相比,司马睿虽然不能说毫无力量,但明显要弱势许多。在这种背景下,琅琊王氏的王导选择了与司马睿合作,"王与马共天下"建立东晋,整个江南被有效整合。

对于此时的西魏众实力派而言,如果打破以宇文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又应该如何重新布局呢?大家除了进行一番"友好切磋"之外,似乎并无太好的解决办法。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于谨挺身而出,率先对宇文护下拜行礼,完美地扮演了东晋建立之前王导的角色。

至是,谨起而言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皆有所依。"遂再拜。--《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在这种背景下,其他实力派也只得纷纷向宇文护表示服从。因为于谨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宇文护,其他人如果不支持宇文护,就是明摆着不给于谨面子,而于谨是西魏最顶级的实力派之一,没人愿意得罪他。

群公迫于谨,亦再拜,于是众议始定。--《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客观地说,如果其他几位实力派联合起来,自然可以无视于谨和宇文氏的联盟。可问题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实现联合的理由与必要。

举个例子:如果赵贵和独孤信联手,我相信他们绝对敢硬刚于谨和宇文氏的联盟。可就算赵贵和独孤信反对成功,结果又能如何呢?

无论是赵贵还是独孤信,他们都不敢独自出头,因为与他们实力相当的人有好几位。如果他们出任执政官,西魏的政治平衡会在顷刻间被打破,谁敢做这种事呢?

既然众实力派无法成功压服彼此,还不如选最弱的宇文护来当老大,大家一起维护"虚君在上"的政治格局。

这种解决方案对大家都有利,只要内部不起争端,就不会被敌国利用。宇文护虽然成功保住了宇文氏的执政官地位,但他显然无法和宇文泰相提并论。在这种背景下,众实力派受到的制约会小很多,如有机会还能趁机扩张权势。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由于谨出面,扮演当初王导的角色呢?

因为西魏是一个以六镇军人为主体的国家(武川镇一系尤为强大),而于谨并非武川镇军人出身,甚至不是六镇军人出身。

不具备六镇军人的背景,于谨就可以获得超然的地位,大家都不担心他会把宇文护当成傀儡,因为于谨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于谨和宇文泰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于翼是宇文泰的女婿。

在我看来,最理想的政治格局,就是拥有一位地位超然的实力派:比如说东晋有王导,西魏有于谨。

有这样一位地位超然的实力派存在,其他实力派都会放心,皇帝也会放心。在重大利益分配的问题上,这位地位超然的实力派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超然,必然会不偏不倚地划分利益。他甚至会适当压制自己的利益,并充分尊重所有利益集团的利益。

很多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有这样一位地位超然的实力派存在,大家有争端的时候,都会寻求他的帮助、调解和仲裁。

在这种背景下,这位地位超然的实力派自然就可以成为朝堂上的不倒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他都能静坐家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西魏之所以没有像东魏(北齐)那样,出现一位如狼似虎的执政官大肆集权,应该感谢于谨对宇文护的那一拜。

于谨的那一拜,拜出了一个全新的政治格局。当这个全新的政治格局确立之后,西魏(北周)的所有重大人事变迁,背后都有于谨的影子。

可随着这个全新的政治格局开始运转之后,很快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宇文护只是宇文泰的侄子,他虽然继承了宇文泰的地位,但宇文泰诸子并不服气。

基于宇文泰的角度,我认为他的安排绝对正确。因为在宇文泰临终之时,他应该已经做好了家族灰飞烟灭的心理准备。

在西魏朝堂之上,有众实力派同时存在,凭借宇文氏那几个二代,根本不足以与这些如狼似虎的实力派相抗衡。

基于上述考虑,宇文泰根本不敢把自己的权力交给儿子们,因为他们都太年轻了,嫡长子宇文觉只有十五岁。从辈分上讲,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但宇文护只比宇文泰小六岁,是同龄人。宇文泰南征北战的时候,宇文护也随军出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泰谓护曰:"吾诸子皆幼,外寇方强,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从宇文泰诸子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初也不愿意争权夺利,因为他们的危机意识非常强。宇文泰病逝,宇文氏的力量必然被大幅削弱。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必须团结在年长的宇文护身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宇文护并没有受到什么挑战,于谨还带头尊奉宇文护,遂使宇文护得以接手宇文泰留下的执政官地位。这样一来,宇文泰诸子自然不乐意了。

从宇文护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自己应该名正言顺地成为执政官。宇文泰病逝之后,局势对于宇文氏而言非常不友好,是宇文护主动扛起了宇文氏的大旗。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宇文护绝对是宇文氏最先被干掉的人。

可于谨带头尊奉宇文护,使得宇文氏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宇文护虽然没有受到什么攻击,但他认为:当初主动接班,足以证明自己拥有极强的责任心,也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这个执政官地位,是自己应得的。

简言之,宇文护的内心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当初岌岌可危的时候,我当领袖你们没意见;现在形势逆转,你们却要出来争权夺利,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只要涉及到利益,事情就没有对错之分。想要解决宇文氏的内讧问题,也只有两种方法:要么宇文护打击宇文泰诸子,要么想办法安抚宇文泰诸子。

第一种方法肯定行不通。

首先,宇文护不会同意这种方法,因为内讧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它会削弱宇文氏本身的实力。宇文泰去世之后,宇文氏的实力本来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果再发生内讧,宇文护就别指望继续做执政官了。

其次,西魏众实力派愿意在于谨的带领下拥戴宇文护,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他们寄希望于宇文氏内讧,再各自选择一个傀儡当代言人,西魏岂不是要在顷刻间大乱?

基于上述两点考虑,宇文护最初并不愿意打击宇文泰诸子,而是希望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安抚他们,以保证国家的团结稳定。

最终,他们的解决办法是:让宇文泰一系篡位。

这个结论或许有些石破天惊,具体过程的确也很难还原。但从结果来倒推,篡位应该就是宇文护以及西魏众实力派补偿宇文泰诸子的一种方法。

单凭宇文氏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支持宇文氏一系篡位。如果没有西魏众实力派的支持,宇文氏绝不敢贸然篡位,因为在西魏众实力派不知情的前提下,这种举动很容易打破平衡。只有获得了西魏众实力派的首肯,宇文氏才敢篡位。

于是在公元556年,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公元557年,宇文觉建立北周,自称周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