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西汉王朝中,卫青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他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把匈奴打得狼狈不堪,功勋卓著,万众爱戴。而与他同一时代的李广,则没有立下太多的战功,一辈子都没能够被封侯,最后因为迷路自杀身亡,也直接导致了漠北之战没有获得根本胜利。所以,只要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卫青的功劳比李广大很多。可令人不解的是,后世却更加推崇李广而不是卫青,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李广是悲情英雄,容易让人同情。与在战争中走上人生巅峰的卫青不同,李广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光是这一点,就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之心。尤其是当卫青的儿子刚刚出生就被封侯时,李广努力了一辈子连封侯的影子都看不到就担心要被退役了,如此悲剧的人生自然令人唏嘘和关注。所以,但凡是李广身上有任何一点闪光之处,都被拿出来大书特书。比如,李广曾经当过俘虏,被汉武帝直接判了死刑,后来拿钱换命成了老百姓。按理说,这是名正言顺的判罚,可是老百姓却觉得李广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汉武帝这样严厉惩处李广,又何必呢?

另一方面,则是卫青的背景也让人没有办法特别推崇。众所周知,卫青的出身不好,他就是个骑奴。只是后来姐姐嫁给了汉武帝,自己才得以出头。要是放到现在,那绝对是妥妥的逆袭青年,可是在过去注重门第的时代,卫青就会被文人士大夫们所嫌弃。而李广则是将门之后,根红苗正的好青年,比卫青这种屌丝出身的人更容易受到舆论的推崇。所以,熟悉卫青战功的人其实并不多,反而是大家都知道李广喝醉了之后把弓箭射进了石头里。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古往今来,失落失败的人明显是大多数,成功的人则是极少数。所以,文人墨客往往把李广比喻成自己,觉得辛辛苦苦为了君王奋斗一生,最后的结局却连个封侯都得不到,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所以,后世的文人墨客推崇李广,其实并不是真的认可李广的所作所为,而是借古讽今,希望着自己得到重用而已。至于成功的人,则非常推崇卫青这样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可考虑到群体规模的话,为卫青说话的舆论就少了很多,自然让后世人更加推崇李广了。

不过,虽然文人墨客们添油加醋混淆视听,可是皇帝是聪明人啊!文成武将更是看得透彻啊!自古以来,很多武将都拿卫青作为人生偶像奋斗目标,却很少有将军把李广当成励志典范的。这其中的滋味,真是需要细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