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之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三月,徐达、常遇春攻克汴梁。

四月,元朝广东行省降明。五月,廖永忠下梧州,七月攻克南宁,平定两广地区。八月,大都降明,元顺帝逃往上都,建立"北元"。十二月,徐达、常遇春等进兵山西,打败元将扩廓帖木儿的残余元军,夺取山西。

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军攻克陕西奉元路,改名西安府。八月,占领整个陕西。洪武四年(1371),汤和、傅友德率兵伐蜀,明昇投降,克平整个四川;元辽阳路平章刘益降明,置辽东都司。

洪武五年(1372),冯胜克平甘肃。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等率兵征云南,元宗室梁王自杀,云南遂定。次年,平定云南全境,设置云南布政司。

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出击辽东,控制东北各地。建文四年(1402),北元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篡位,废除元朝国号,称鞑靼,元朝灭亡。

明朝统一全国。永乐元年(1403),北平改称北京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顺天府,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分别以北京、南京为北直隶和南直隶。

明朝鼎盛时期疆域达到极盛,其东至库页岛、日本海,北至外兴安岭、大青山、阴山、西拉木伦河、哈密一线,西至卡契(克什米尔),南至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之后,疆域有所缩减。?这一变化在《明史》之中有所反映:

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大沙漠),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这里的明朝鼎盛时期,系指明早期(1364~1435),即包括吴王时期在内的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它使明朝的军事势力增强,进而也使疆域达到了极盛。

之后到了明中期(1436~1521),即正统、天顺、景泰、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由于"弘治中兴"局面的出现,因而这一疆域格局尚能维持。

但是,至明晚期(1522~1644),也就是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时期,因政治腐败、天灾人祸而使国力下降,明朝的疆域极速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