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而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清朝灭亡,中国经历了2000多前的封建王朝,但不管哪个朝代,皇帝想要治理国家都必须要上早朝,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见臣子上朝的时候都会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整齐的下跪,等到皇帝开口说平身之后,这些人才可以站起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朝历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远远和电视剧上说的不同。

在中国秦汉时期,皇帝的分量远远没有那么重,这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刚刚落幕,君王的地位并没有达到顶峰,在乱世之中,国君都有可能被臣子杀死,这也对皇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汉高祖刘邦刚刚登基的时候,很多臣子在朝堂上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让皇帝非常气愤,后来制定礼仪规范,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席地而坐来听从皇帝的命令。

隋唐时期,大臣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就算是臣子上朝也不用跪拜,只要行稽首礼就可以了,而且皇帝还要回礼,这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也就是说你尊重我,我尊重你,皇帝和臣子虽然是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朝堂之上却没有要下跪,到了宋朝也是如此,宋朝皇帝在上朝的时候,臣子也是行礼就可以了,只是他们比唐朝少了一项待遇,这时候已经没有座位让他们坐了。

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规定臣子面见皇帝的时候必须要下跪,但这也只是在禀报事情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也只是站着,而且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也并没有对文人有过多的苛求,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是北方女真部落建立的,在公元1644年入关之后,清朝就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无所不用其极,首先宣布剃发令,要求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另外乾隆皇帝还下令纪晓岚修《四库全书》,而毁掉的书甚至比修书更多,清朝官员不仅自称奴才,还要三叩九拜,特别是汉人臣子,他们地位比满人官员更低,皇帝对于汉人臣子一直加以提防,在清朝雍正年间,在军队中有两个很能打仗的汉人将军叫岳钟琪和年羹尧,但是他们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清朝的礼仪制度就要打压汉人的自尊心,这也是清朝独有的奴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