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是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它本身有它的积极性和优越性,因为它符合了农民阶层对于土地的刚性需求。但是为什么后来却失败了呢?它的失败是因为个人的失误还是其它,其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洪秀全以及领导团队自身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创造者--洪秀全,他的经历具有很多的转折,他曾经连续四次都没有高中,后来心灰意冷改信了天主教。但是封建思想依旧是在他的脑海当中的根深蒂固,他自身带有封建社会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更加先进的阶级的领导,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自然还是换汤不换药,再加上小农阶级见好就收的劣根性,后期领导团队的腐化堕落,沉迷于享受,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只能是一场空。

二、军事战略上的失败

错误的以为,占领南京之后,就可以和清王朝形成南北对立,甚至是把南京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目标,实际上是在第一步选择目标的方向上就出现了错误,导致了这场运动的不彻底性。占领南京之后,开始享受成果,停滞不前,最后给了清朝彻底反扑的机会。

三、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当时不仅仅是清朝政府的对于太平天国的进行了大规模的绞杀,而且还有外国势力的帮助。比如说,当时在前线的部队当中,不仅有曾国藩的和左宗棠的湘军部队,同样还有李鸿章带领的淮军以及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

可以说,太平天国面临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局面,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可见一斑。

四、彻底反对孔教,而盲目的迎合天主教

显然,在这一点上,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优势,因为是迎合新事物。但是在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这种盲目的迎合则出现了水土不服,毕竟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所积淀下来的一些传统和礼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改变的。想要一下子改变,反而会激起更加猛烈的反抗。所以在这一点上,洪秀全的做法也是逆了大势,激怒了文人士大夫等掌握了资源和与舆论的广大人群,给了曾国藩反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