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7月13日,清朝宗室、大臣爱新觉罗·耆英和伊里布等人和日后第一任香港总督璞鼎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史,拉开了大清被瓜分的历史,拉开了中国人挨打的历史。

在13款条约中,香港岛被割让了,中国丧失了主权;赔偿了二千一百万银元,大量白银外流;五口通商,丧失贸易主权......

1840年8月11日,英国军队闯入天津,向清朝提出了割地、赔款等侵略要求。

于是,鸦片战争就拉开了序幕。

在鸦片战争中,清朝有人主张投降,甚至私自和英国签订不合理条约,作出卖国行为。

当然,除了清兵之外,也有人热血反抗,无数东南沿海的民族积极支持和配合清军作战,自主反抗侵略者,为了守住家园,为了保护家人,为了保卫国家。

可是,清朝还是输了,输给了英国,输给了侵略者。

清朝为何会输呢?

是因为当时国力不行,没钱打仗吗?

不,清朝经济很不错,很有钱,GDP占据世界前列。

那么,当年的清朝为何会输呢?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政府,出于多方原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锁住了大门,锁住了前进的步伐。

当别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实行工业革命之时,中国依旧在种地,依旧在牛耕,依旧在使用人力;在别的国家造成大炮枪药之时,中国依旧在使用老武器;在别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之时,中国依旧封建统治,皇帝一人执政.....

除了清朝闭关锁国之外,清朝之所以会败,还因为它的腐败,因为它腐朽的制度。

在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为了挽救局面,曾让自己的侄子去指挥军事,去挽救。

结果,道光的侄子去到浙江之时,不是去挽救,而是天天吃喝玩乐,整天花天酒地......

想想,这样的大清,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