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后刘娥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位摄政太后。在后人的评价中常将其与吕后、武后并提。史书评价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可见口碑不错。
女性励志典范,步步高升迷倒宋真宗。
刘娥生于宋太祖元年,知书达理、长相貌美。原本家境优越,可双亲不幸去世后不得不寄人篱下,13岁时就被嫁给了一名叫龚美的银匠为妾。
后来为了维持生计跟着银匠靠街头卖唱为生。对于皇后这一身份,她的起点可以说是非常低的了。那么灰姑娘是怎么遇见白马王子宋真宗赵恒的呢?
原来这刘娥尤为擅长摇着拨浪鼓唱小曲,彼时15岁的刘娥正在这北宋首都开封卖唱。恰好赶上还是皇子的赵恒派手下微服私访物色美人儿,就这样人群中最显眼的妞儿被瞧上了。
随后刘娥就被引荐给了赵恒。两人一见面就看对了眼,情投意合。不过刘娥此时已为人妇,事情有些难办。好在那龚美一看是王府选美,就主动说自己是刘娥的表哥,更是改姓为刘以假乱真。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赵恒和卑微人妇的事情就传到了赵恒的奶妈秦国夫人的耳中。要知道,赵恒在当时是极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子。
于是,事情又被秦国夫人报告给了宋太宗。宋太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下令送走刘娥,赶紧给赵恒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
不过赵恒并未照做,而是把刘娥金屋藏娇养了起来。这一藏就是15年,刘娥终于熬到了赵恒登基这一天。她被接回了宫里,封为了四品美人,上面仅有一个郭皇后。
刘娥倒不是蠢笨之徒,这十五年间,她饱读诗书、刻苦学习。《宋史·章献明肃刘皇后传》描述她为"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正是这恶补出来的文化功底使得其可以帮赵恒处理政事。出生带来的劣势改得都差不多了,刘娥觉得自己可以冲击一下皇后之位。
正巧在其入宫三年后郭皇后去世,为堵大臣的悠悠众口,刘娥只能母凭子贵。可难就难在刘娥不能生育,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狸猫换太子"一说。
>狸猫换太子,以假乱真执掌凤印。
>皇后之位空悬三年后,刘娥的一名李姓侍女被宠幸怀了孕。见此良机,她决定借腹生子,对外宣称自己怀孕,待侍女生产之时把孩子夺过来。
这一招很有效,真凭实据加上赵恒的皇权执法,刘娥顺利做了皇后。而这个孩子正是后来的仁宗赵祯。此时的刘娥已经44岁了。
10年后,赵恒病重,"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于是刘娥开始插手政事,哪位大臣有异议就找个理由换掉安插亲信。
两年后,赵恒病逝,11岁的太子赵祯即位,因为年纪尚小,所以皇太后刘娥开始了垂帘听政,这一听就是11年。
也正是因为权力浩荡,处理朝堂之事游刃有余,朝中大臣很快分成了两派。
一派维持正统上折子要她下台;而另一派则是要她向武皇看齐,自立为帝。
刘娥的意志很快被后者动摇了,开始穿上了有龙的后服,但她还并没有决定夺了这大宋的江山。
一日她与亲信,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的一番谈话终结了其想要称帝的念头。
她问:"你怎么看待武则天的?"鲁宗道答道:"唐之罪人。"刘娥听后一下子顿悟,她不要做这罪人。
刘娥身后无子,娘家无人。她要这滔天的权力并没有什么用,若是真做了这天下的罪人,那她第一个对不起的就是给了她这一切的赵恒。
于是她不再肖想,仅仅是垂帘听政。公元1033年,刘娥病重之时提出了要穿天子衮冕祭太庙的旨意。一众党羽战战兢兢准备,祭奠当日众人都以为她要宣布登基,丝毫不敢懈怠。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典结束后她竟宣布不再垂帘听政,即刻起还政于赵祯。下面一片哗然,皆是舒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刘娥病情再入危机,即便仁宗广求名医依然是无力回天,最终65岁的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但她临死之时曾不断拉扯自己的衣物,这让皇帝等人很是不解。
于是赵祯哭着问众臣这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回答:"也许是太后不愿让先帝看见她着龙袍下葬。"赵祯一听恍然大悟,立即下令让人脱下了太后的龙袍,换上了太后礼制的冠服。
这就是一代垂帘听政皇太后的故事,从卖唱已婚女到差一点做了皇帝。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谋算见解丝毫不输男子,可谓是精彩绝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