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的,按照当时的家庭、人口平均分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8年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国家明确规定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也就是说,农村的土地承包和使用不会因家庭成员的增减而改变。人口较多的家庭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而人口较少的家庭则相应地获得了较少的土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些家庭人口最初较少的家庭新增人口较多,如今已经成为大家庭,但承包的土地没有变化,因此,家庭中每个人能分到的土地很少。相反,一些曾经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随着老人逐渐去世,家庭成员自然而然减少,但他们的土地面积没有变化。特别是一些家庭,很多家庭成员户口已经从农村迁到城市,有的女儿出嫁后户口迁出,家庭成员越来越少,但家庭承包的土地仍然不变,成为了"土地大户"。

因此,有人认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合理,"活人无耕地,死人却有田"。很多人对此有意见,希望农村土地能重新打乱承包,按照农村现有人口重新分配。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意味着农村土地即将打乱重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什么是"小田并大田"?

近年来,在种地不赚钱的普遍共识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加快流失,村庄的空心化、老龄化矛盾日益凸显,加之,20世纪70年代末的"包产到户",大部分家庭分到的承包地大小不均、零散分布,"三角田"、"巴掌地",形如蛛网、错综复杂,这间接增加种地成本,由此导致大量农用地撂荒闲置。 

在此背景下,要想让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就必须围绕"有人种地、种地赚钱、种地便捷"等,尽快解决土地利用率低、细碎化的问题。为此,一些农村地区开展了"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通过调查摸底、地块评级、测量定界、审核公示等,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化零为整地将各家各户大小不均、零散分布的小地块,整理成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沟渠相通、道路相连、设施完善的大地块,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在试点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自愿种地的农户优先选择优质田块,实现"一户一田";不愿自种农户相对集中合并流转,实现"多户一田"方案。这不仅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还增加有效土地面积,并为机械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和土地统一流转奠定了基础。

目前,这项政策已经在广东、安徽、陕西、江苏、湖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小范围试点。而今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能提及,说明改革试点取得了成交,距离推广不远了。

"小田并大田"来了,农村土地会打乱重新分配吗?

从以上"小田并大田"操作方式来看,遵循了几个基本点:一是农民家庭土地承包权没有变,只是自己不愿意种地的,可以入股或流转方式给他人耕种;二是虽然原来的地块界限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不存在原来家庭承包的地块界限了,但"一户一田"仍然存在,参与"小田并大田"的农户承包土地的总界限和面积没有变;三是必须尊重农民自愿。

所以,虽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的要求,但农村的土地仍然不会重新分配,只是进行了小田并大田。而且该项改革还在试点中,下步如何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还没有明确措施。2018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强调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不仅增强了农民种地的信心,还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多方面的规模经营。对于那些希望重新分配土地的人来说,恐怕期望将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