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那个以革命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曾有无数的文人志士、革命英雄、共产党员大公无私,他们永远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从来不会想借助自己的公权来获取一己私利,即使他们遇到资金困难时,也不会向组织提出要求,而是自己默默地解决。

王光美身为女子,却有着不低于男子的抱负,她心性坚毅,从未把自己的利益置于首位,而是永远向着人民、向着党。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王光美被迫与丈夫刘少奇分开,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但她从来没有抱怨,她相信党组织总有一天会重新接纳自己,所以无论生活再怎么艰难,再怎么贫困,她都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弃对党组织的信任。但后来在无可奈何之下,她才向党组织提出了一个申请,并且这一申请很快就获得了批准。究竟申请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党组织这么快就批准了呢?让我们一同看看吧。

1925年左右,王光美出生了,她父亲是手握重权的北洋政府高官,母亲是一位非常温柔、有教养的名门闺秀,王光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从出生起就颇受父母及家中子女的珍爱。父母非常重视教育,便让王光美从小开始学习,小时候的王光美非常喜欢数学,且具有较高的数学天赋,她的数学能力是公众都非常认可的,甚至老师还评价说未来王光美必定会成为数学大家。

王光美父母知道这一事情后非常高兴,于是他们为女儿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摆在王光美面前的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平坦道路,她只要按照这一道路走,一生必定会顺风顺水。后来的她在大学、硕士博士期间都在认真钻研着自己热爱的数学知识。直到1946年一名中共党员的来访使王光美的人生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位党员希望王光美能担任国共谈判翻译一职,因王光美曾有出国留学经历,并且与中共党员曾有过交集,她也表达过自己想报效祖国的决心。所以在党员邀请王光美时,王光美欣然答应了。但完成翻译任务后,王光美并没有就此停止与我党一同奋斗的步伐。

王光美决定去延安继续参与革命斗争,在延安期间她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也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她也学习了许多新思想。曾经的她更关注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梦想,现在的她把人民和国家放在心里,她知道中国社会有很多同胞们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她也想和他们一样怀抱着为民奋斗的理想。于是王光美决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后来,王光美与刘少奇相识,两人信念一致、有说不完的话,最终成为了夫妻。两人相识是刘少奇最新心动的,之后刘少奇便发起了追求,希望能获得王光美的芳心。王光美也被刘少奇的真诚和信仰所感动,她同意了刘少奇的追求。

1949年后王光美经常跟随丈夫刘少奇代表中国去往各个国家访问交流,成为了刘少奇的随身翻译。两人出双入对,十分幸福。但命运的路口永远有无数的转角,夫妻二人双双入狱,两人都度过了一段极其难捱的时光,后来王光美出狱后开始为自己的丈夫而奔波。在整个过程中,王光美从来没有表现出一丝怨恨和质疑,而是靠着自己的信仰艰难地奔波着,成为了家人的顶梁柱。

1982年,刘源正式从大学毕业,他是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儿子。王光美希望刘源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于是向组织提出请求希望能让刘源去基层参与锻炼。当时大学生找工作是十分容易的,王光美却让刘源去基层锻炼,相当于让儿子去体验生活的苦,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才能从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中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才能让儿子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最终组织也同意了王光美的申请,并表示这一申请合情合理。

人的一生都会遭遇很多坎坷,面对坎坷我们要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历经痛苦的磨难才能真正收获心灵的洗礼,让自己变得更成熟、更坚定。只有怀抱正确的信仰,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才能有机会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