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俱乐部》:黄晓明增重30斤,希望成为橡皮人

挺着大肚腩,智力停留在孩童时期的智力障碍患者,是演员黄晓明最近塑造的突破性角色。

6月16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阳光俱乐部》剧组见面会,导演魏书钧、制片人王才涛以及主演黄晓明、祖峰、佟林楷亮相现场,分享拍摄心得。

《阳光俱乐部》故事讲述吴优(黄晓明 饰)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时期,他和母亲(陆小芬饰)生活在一起,加入名叫"阳光俱乐部"的成功学组织后成为高级合伙人,母亲却突患重病。哥哥吴迪(祖峰 饰)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但吴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救母之路。

影片中最大的看点当属黄晓明颠覆性的转变。作为一个从入行以来就以"帅"著称的男演员,此次黄晓明作出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了让角色看起来"不像自己"。

基于对特殊人群的观察,黄晓明为自己从外形和内在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外形上,他为角色增重三十多斤,以达到更强的"钝感"。同时这也是建立在人物"智商还在孩童时期,有不少人喜欢吃甜食,容易发胖"的大量案例共性总结上。此外,黄晓明也对角色造型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设想,包括剪短头发、不化妆、加重脸上的斑点,以及设计不整齐的牙齿,这些细节让角色更加真实可信。

黄晓明在《阳光俱乐部》见面会上

黄晓明谈到,自己很喜欢演员马修·麦康纳,"我愿意做一个橡皮人,可以随时改变自己,成为电影里的人物。整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当你塑造的人物成功了,上镜的那一刻,内心会很兴奋。"

为了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黄晓明到杭州相关基地体验生活了一个月,近距离观察他们,也去探望他们的家,看如何和父母相处。"一个月的时间,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觉得学习到了很多。"

《阳光俱乐部》剧照

在《阳光俱乐部》中,阴霾笼罩的家庭,人物内心却依然阳光,这是令人动容的地方。黄晓明表示,自己被导演所刻画的家庭群像和氛围深深打动,"我是山东人,从小家庭观念就比较重,所以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阳光俱乐部》见面会

如今逐渐摆脱"偶像包袱"的黄晓明,在分享精进演技的心得时,也坦言年轻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他表示"喜欢看现在网友对我真实的评论"。黄晓明说,不管是资深演员还是新人演员,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真正的演员是需要实践的,很多演员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他也会提醒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跟我说实话。"

《阳光俱乐部》剧照

片中祖峰饰演黄晓明的哥哥。如果说长不大的弟弟负责天真无忧的阳光,哥哥就是为家庭遮风挡雨的人。在表演和角色调性上,兄弟俩一冷一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映照出生活不易的底色。

祖峰和黄晓明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两人在毕业后首度合作。黄晓明透露,在上学时祖峰就像大哥一样照顾着同学们,"我们彼此像兄弟一样熟悉,所以这次搭档演亲兄弟也很默契。"对于这个角色特点,祖峰说片中许多人物色彩都比较浓厚,哥哥则相对比较写实,同时也承载了东方家庭中的一些代表性。

曾执导《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的导演魏书钧是青年创作者的中坚力量。这位被视作"戛纳嫡系"的导演今年入围金爵,带来了全新的风格类型尝试,引发不少影迷期待。

不同于魏书钧过往的犀利冷峻,《阳光俱乐部》的叙事更加通俗温馨,也保留了导演浑不吝的幽默讽刺。谈到此次风格的转变,魏书钧说希望每部电影都有新的突破,用新的方法讲述新的故事。"在《阳光俱乐部》里,我觉得还带有原来的一些个人表达的部分,但在剧作、影像本身,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学习跟探索的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