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报道,日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北约议会大会春季会议上再次提出,应支持乌克兰用北约国家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此前,斯托尔滕贝格还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的采访中也声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北约盟国应考虑解除对乌克兰使用武器的一些"限制",乌克兰应被允许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在一些北约国家引起了较大争议。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说,意大利提供的军事装备必须"在乌克兰境内使用"。

据红星新闻报道,针对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再次提出允许乌克兰使用北约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随后,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警告,用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将产生"严重后果"。普京表示,俄罗斯从未放弃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并已经准备好重返谈判,是乌克兰退出了谈判进程。

不仅如此,据法新社近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为俄国防工业提供了所谓的"关键支持",这导致俄乌冲突延宕至今。为此,美国及其北约32国要求中方立即停止这种"助长军事冲突"的行为,否则就必须"承担后果"。

虽然类似的"警告",美总统拜登在不久前的G7峰会上已经说过一次了,更早的时候,来华访问的布林肯和耶伦,也就"援俄"问题发表过类似立场,但作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番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北约军事集团的官方立场。

这已经不是北约32国第一次炒作相关话题,向中方下"挑战书",威胁中方了。此前,斯托尔滕贝格就妄图借此逼迫中国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选边站。当时他的说法是,中国一边向俄罗斯出口微电子产品,还为俄提供卫星能力和成像技术,一边又称希望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但这两者不可兼得。说白了就是,中国只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选择其一。而这次他在访美期间,又再次重提了此种论调,称"中国想要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欧洲的关系,但这是不可行的"。

针对此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和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国际社会自有公论。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围绕着所谓的中方"援俄"问题,已经向中方发出了大量的警告。除去布林肯外,还有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以及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对中方发出类似的信息,威胁称如果中方不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美国政府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考虑到斯托尔滕贝格连着两天对中方施压,相当于在两天的时间里,美国和北约一共对中方发出了5次警告,如此密集的频率,说明美国和北约现在是真的着急了,他们正以空前的力度对中方施压,企图切断中俄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中,中国一直秉持中立的立场。中俄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没有任何问题。

但美西方看来,俄罗斯之所以没有被打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俄贸易。

刚开始,他们是施压中国,要求中国跟他们站一起谴责俄罗斯,中国没有这样做。眼看施压不成,他们便借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开始向中国泼脏水。但事实证明,这又是谣言。但他们坚持这样做,一方面,他们这样做可以施压中国,破坏中俄关系;另一方面即使这个阴谋破产,他们还可以顺势借着制裁中企来打压中国。

近日,美国政府扩大了对俄罗斯的二级制裁,以限制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芯片和其他商品。据悉,制裁目标中涉及300多家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实体及个人。无独有偶,美方对华发起制裁后仅一天,英国政府也以"打击普京的军事冲突机器"为由,对多国实施50项新制裁,其中就包括5家中国实体。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表示,对华政策的改变是为了响应现实世界的改变。他还宣称,英方认为乌克兰有权开展自我防卫,包括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军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针对英国的无理制裁,中国驻英大使馆发言人已做出了回应。发言人强调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英方不知反思,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这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

事实上,中方这些话说得毫无问题,英国一方面举着人权大旗,却做着和美国类似的双标行为,中方向来在俄乌冲突中都是中立角度,和俄罗斯的合作也都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面对中国的反制,英国就有的受了。美国可以随意的制裁中国,并且贸易战、科技战、关税战轮番上阵,甚至特朗普还叫嚣一旦上台就要对中国产品加征100%的关税,美国敢这样做,是凭借自身强劲的实力,有这个资本,但英国的体量相对中国就小上很多。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就已经导致其国内的工业环境一团糟,可想而知,如果英国学着美国的样,它所面临的后果可能就会不太好。

事实上,中国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本身就是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互补与合作共赢。俄罗斯本身拥有丰富的能源,可以为中国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而中国拥有大量的工业制成品以及工业生产能力,这都可以满足俄罗斯的社会和基本生活需求。在西方全面围堵俄罗斯的情况下,俄罗斯加大对中国相关产品和工业生产的采购,这实属是正常需求。再加上两国关系本就友好,那么必然促使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

可以说,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可以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却不允许中国与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是典型的霸权行为。中方能做的,就是一方面坚决反对美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采取的双重标准,另一方面中国会保持继续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