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五月当中,有几个日子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还有一个是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五月十八。正所谓发不发,就看五月十八,距离十八还有几天,明日刚好是五月十三,这个日子不一般,民间人们称之为"关公磨刀日"。

关于这天的由来,流传着非常多的版本,有的是说源自关公单刀赴会的故事,也有的说是因为,关云长被害后,玉皇大帝念他是正直忠烈之臣,就留他在天庭上专管风雨。关爷到职后,为解除民间疾苦,及时遣风送雨,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另外,从自然规律来看,每年农历五月十三,通常处于夏至或小暑节气的前后,此时,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在华南相持,形成华南准静止锋,正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所以五月十三也称之为"雨日",就是下雨的日子。

"不怕十三漫,就怕十三断"啥意思?

这个漫,指的就是下雨,说的就是降雨量比较大,甚至河堤这些都漫出来了,所以雨水来的比较急,而且还相对集中,断,这里说的就是断雨,此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就已经进入了黄梅时节,雨水会比多,而且相对比连续,当这天没有出现下雨,也就是断了雨水,那么人们就会比较担忧。

要知道按照自然的规律,五月十三,应该是出现降雨,这种概率是极其大的,反之没有出现下雨,人们就会担心干旱的一个发生,因为按照历史的规律来看,在五月份如果不下雨,是最容易形成干旱天气的,农作物也会受到其影响。

所以,人们不怕下雨,就怕遇到晴天,温度太高,同时还没有降雨,那么此时需要雨水的庄稼,必定收成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五月十三,晴天啥预兆?

1、五月十三晴,四十五个大日头

也就是说,当五月十三还是出现晴天的话,那么就预兆着后续天气少雨,甚至一个多月,雨水都不会很多,从侧面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出现晴天,很有可能会带来干旱的一个天气,我们要做好准备。

2、五月十三不磨刀,晒得青山草木焦

当五月十三这天不磨刀,也就是说不下雨的话,那么就预兆着晴天比较多,后续的天气主要是以晴天为主的话,那么土壤就容易出现干旱的一个天气,山上的绿树之类的,都要被晒焦,可见天气温度之高,那么庄稼自然也难以幸免。

3、不怕五月十三雨,就怕五月十三晴

意思就是五月十三这天,下雨的话,没有什么好担忧的,甚至还会带来丰收,怕就怕,这天是一个大晴天,和它类似的俗语还有:"不怕五月十三雨,就怕十四断雨脚"。

这里的"断雨脚",意思就是雨停了,雨季结束了,旱季开始了,而且马上是夏至也就意味着进入少雨的三伏天,那么这个天气比较炎热,还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农谚当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这些也都是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得出来的,在以前的农耕时代,人们没有天气预报,单靠这些俗语谚语,从而来指导农事,可见古人还是相当有智慧的,所以五月十三,适合下雨不适合晴天,尤其是不适合这个时候断了雨脚,那么后续很有可能就会带来持续的晴天,甚至引起干旱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