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家安全,很多人会联想到间谍、特工、战争等,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的意思,而拓展到了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众多细分领域。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李卫海教授(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那么,究竟何为国家安全?为什么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无意间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会受到处罚吗……

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央广网特邀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李卫海教授,为广大公民普及国安法律知识。

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知情时

成为间谍的策反利用对象

"国家秘密是国家安全和利益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是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只有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李卫海教授表示,在维护国家安全中,保守国家秘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然而,近年来发生的窃密泄密案件却表明,一些人无视国家安全和利益,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组织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国家秘密无关,因此毋须防范。殊不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组织瞄准的,不仅仅是涉密人员,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间谍的策反利用对象。毕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组织为了搜集掌握我国信息不择手段,一切可能获取情报的方法,都可能被间谍利用。"他介绍,虽然普通人不掌握国家秘密,但是间谍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其进行技能训练、势力培植,将其培养成搜集、窃取我国国家秘密的"棋子""帮凶"。

比如去军事重地周边拍照,在重要地点非法测绘,到涉密单位附近回收废品、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期间一旦"棋子"幡然醒悟想退出, 间谍则会拿已掌握的情报作为把柄,采取威胁、讹诈等手段逼迫"棋子"继续为他们效力。而更为可怕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大幅降低了间谍的策反成本,日益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取我国国家秘密的重要渠道。现实中,间谍一般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他们会在网上广泛搜集信息并分析研判,随后以各种名目接近策反对象,再一步步请君入瓮。

他提醒,"不要认为国家安全离自己很远,一定要警惕起来"。

危害国家安全或面临刑事处罚

"国家安全举足轻重,触犯国家安全底线、侵犯国家安全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必会受到严惩,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不容小觑"。李卫海教授介绍,无论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客观上的确进行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根据实际的危害结果,都可能会受到处分、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他表示,间谍罪、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不以事实上完成间谍组织交付的任务、国家秘密情报流至境外发生危害结果是否等作为成立要件,无论是否有这些危害结果,即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相关行为,即构成本罪且既遂。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被境外情报机关策反,而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手机时,忽略了手机摄像头正对着桌面的涉密文件;发朋友圈时,标注了身边敏感地区的地理位置等,这些看似"无心之举"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产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这种危害国安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关处罚"。

"因此,广大公民一定要筑牢国家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警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避免间接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提供帮助。"他提醒广大市民,要好好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一定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了解泄密的危害性和违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掌握后,还需要自觉守法,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其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要及时通过

12339举报受理电话、

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

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