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6月15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G7峰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她正在筹备访华事宜。梅洛尼还表示,在G7,她希望将"印太地区"和经济安全问题置于首位,但与此同时,也希望向中国释放信号,意大利对于对话持开放态度。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今年的G7峰会是由意大利一手操办的,虽然谈什么是由美国而不是意大利决定,但后者也算是组局者。从峰会后G7发布的联合声明来看,中俄再次毫不意外的成为主要议题。尤其是在谈及中国经济时,G7先是强调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随后便话锋一转,无端指责起了中国,称中国"有害产能过剩",损害了G7的经济安全。不过G7还强调,这不是要和中国进行"脱钩",也不是要放弃自由贸易,而是要"降低风险"。担心中国会强力反制,G7还呼吁中国不要对关键矿物采取出口管制措施。

G7的这份声明,是既想着与中国维持经贸合作,又害怕本土企业在市场自由竞争中输给中企。既想要对华围堵打压,又担心承担不起中国反制带来的后果。这充分反映了G7国家色厉内荏的本质,也是为什么梅洛尼要赶在峰会结束之后,立马宣布计划访华。

G7

梅洛尼非常清楚,G7各成员国之间,表明一团和气,要团结一致的针对中国,实际上都有着各自的盘算。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虽然G7成员国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尽相同。美国市场基本上就没有中国电动汽车,加再多关税,经济意义都十分有限,更多的是拜登为了展现对华强硬的政治姿态。

但欧盟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以意大利为例。这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意大利是其中支持者之一。这次梅洛尼访华,除了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外,很有可能还会向中方提出请求,邀请更多中国车企赴意大利投资设厂。因为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后,我国车企有可能会加速在欧洲的产业布局,通过在欧洲本土设厂的方式规避高额关税。

中国电动汽车

今年早些时候,意大利工业部长乌尔索曾表示,正在与奇瑞、比亚迪以及长城3家中国车企洽谈,希望这3家中企能够赴意大利投资设厂。梅洛尼这么着急,其实与意大利当下的处境有着直接关联。汽车制造业曾助推意大利跻身欧洲第二经济强国,诸如菲亚特、玛莎拉蒂等知名汽车品牌,均来自意大利的斯泰兰蒂斯汽车制造商。

但近些年来,斯泰兰蒂斯坚持将小型电动汽车的生产,从欧盟内部向外转移,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会有大波裁员,压力自然就来到了政府身上。而且斯泰兰蒂斯的做法,将弱化意大利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所以梅洛尼政府希望能够引入中企,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让意大利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之际,不会落伍,依旧还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强国。

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斯泰兰蒂斯

但事实上,中企对赴意大利投资并不是很感兴趣。中企的顾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如果算成本账,例如劳工成本、环境政策带来的合规成本等,意大利显然不是好去处,匈牙利等劳动力富余的东欧才是更好地选择。

第二,中企赴意大利投资,还得考虑政治因素。这次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足以说明,欧洲国家不讲规则,甚至连道理都不讲。政客的个人立场,可以直接对市场形成较强的干扰。以中企的竞争力,很快就能占据大片市场,到时候恐怕一顶"威胁国家安全"的帽子,随时都会扣到中企头上。而且梅洛尼执意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举动说明,意大利缺乏足够的战略自主。所以梅洛尼想要说服中国车企赴意大利投资,至少得拿出足够的诚意。

梅洛尼

现在整个欧盟,真正能够让中国车企安心投资的国家,恐怕只剩下匈牙利了。这也给了其他欧盟成员国一个教训,缺乏足够的战略自主,还要配合美国围堵打压中国,终将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