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一则题为《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出现了》的消息,一度冲上热搜榜一。

据报道,今年被屏蔽高考成绩的首位考生来自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州一中的一名女生在查询成绩时发现,自己的考试成绩已被屏蔽,成绩报告页面没有显示具体的分数及总分。页面底部提示称:"您的位次已进入全省前50名,具体成绩将于27日公布。"

视频中女生查分后表现相当淡定,但相关的概念却引发了网友的讨论:为什么成绩会被屏蔽,考生被屏蔽了成绩又意味着什么呢?

原本在高考后考生的成绩与排名都可以直接查询到,但全国各地连续多年出现了"状元热",某些高中和办学机构通过炒作自家考生考出了高分,以吸引更多人前往就读,严重破坏了教育资源的平衡,加剧了社会唯分数论的不良舆论风气。

所以禁止宣传、炒作中高考高分生、状元、升学率,这是教育部多年前就发布的禁令。为此各省教育考试部门对考分排名全省前20名或前50名考生的具体考分信息进行了屏蔽。

然而,这样旨在告诉社会不要过度关考分的举措,反而在被媒体、学校和家长的传播中起到了反作用:由于被屏蔽的学生通常是高分生,被屏蔽便意味着他们在考分排名中位居全省前列,导致将这些学生被定义为"屏蔽生"。

以前一个省市内各科状元仅寥寥几个,现在一个省屏蔽前50名考生,就会有50个"屏蔽生",这相比于以前的有了更多的炒作对象。炒作的氛围也只会更加浓厚,远远背离了举措的初衷。

所以"屏蔽生"的概念对于禁止宣传、炒作高分生真的意义不大。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改变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些举措旨在通过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营造出不注重成绩分数的社会氛围。只有回归教育的初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