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是人人皆知的,就在清末民国时期,同样也有这样一位贤母,她就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胡适一生能获得35个博士头衔,并且成为一代名家,这背后都离不开她母亲的教导。

冯顺弟17岁时嫁给了一个49岁的老头,这个人也就是胡适的父亲胡传。胡传活到55岁猝然离世,留下一大家子孤儿寡母。此时的冯顺弟只有23岁,虽然失去了生活的依仗,但冯顺弟并没有灰心。对她而言,把儿子培养成人,那才是头等大事。

丈夫死后,她扛起家中所有的压力,一边谋生存,一边教育儿子。胡适三岁时,她就用石板字教胡适识字,到了六岁,她就将其送入私塾。为了让儿子真正理解知识,她每次都会要求儿子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先生,因此胡家缴纳的学费也是最多的。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胡适的母亲从来都是严于律己。因此,乡邻们没有对胡家有过闲言碎语。

虽然她对儿子严加管教,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慈母。胡适生病时,她守在一旁悉心照料。到了胡适13岁时,她决定放儿子去外面闯一闯。而胡适在外这一闯就是近十年,他因天资过人,获得政府资助到海外留学。在欧洲各国的见闻加深了她的知识面。回国以后,她已然成为了大教授,享受政府津贴,苦尽甘来的冯氏,最终却没能享到儿子带来的福分。她患病去世,终年不到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