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榴裙,古代有挺多的诗句,例如"石榴裙下无君子,杨柳岸上有故人","石榴裙下风流客,柳叶眉前雨醉山","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你发现了吗?石榴裙好像总是和风流相关,它似乎有着无尽的美色诱惑,总会让文人墨客、风流才子难过美人关,终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石榴裙为什么会和美人美色相关?"拜倒在石榴裙下"又是何时有这样的说法的呢?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无根之说,石榴裙的说法最早能追溯到西汉时期,但在唐朝备受追捧,红极一时。

西汉成帝时《黄门倡歌》中写道:"点黛方初月,缝裙学石榴。"那时人们仿着石榴花的式样开始做服饰。

南朝梁元帝萧绎在《乌栖曲》中写到:"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他用"石榴裙"暗指女子亭亭玉立的风韵,从此造就了石榴裙这一流传千载的服饰。

到了唐朝,石榴裙成了当时女性追捧的流行服饰,唐朝有很多诗词里都会提到石榴裙。

武则天在被发配感业寺出家时,给唐高宗李治写过一首相思诗《如意娘》,其中就写道:"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据说穿上石榴裙,能让年轻的女孩儿显得俏丽动人,让成熟的女性变得娇柔媚态。这其中让石榴裙天下扬名的,当属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

有史料记载,杨贵妃不仅爱荔枝,还非常喜欢石榴花。唐玄宗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

每年石榴花盛开之际,唐玄宗就和杨贵妃在石榴花丛中,设宴取乐。绿叶红花,美人相伴,琴瑟袅袅,舞女翩翩,欢愉惬意让人迷醉其中。

杨贵妃喜欢石榴,也非常喜欢穿石榴裙,每次饮酒后,双腮绯红,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唐玄宗经常把她红彤彤的脸颊与粉颈和石榴花相比,看谁更加娇艳?

佳人美酒,大好春光,唐玄宗经常沉醉于和杨贵妃取乐,不思朝政,百官们不敢指责皇上,于是就迁怒于杨贵妃,对她冷眼相待,不拘礼数。

杨贵妃是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但又无奈,她依旧和唐玄宗纵酒享乐,午夜笙箫。

有天,唐玄宗设宴召集大臣们共饮,邀请杨贵妃跳舞助兴。

只见杨贵妃端起酒杯送到皇帝嘴边,贴近皇上的耳朵边说到:"这些大臣经常对我侧目相待,毫无礼数,我不想为他们献舞。"

唐玄宗一听,感受到了杨贵妃的委屈无奈,于是就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杨贵妃一律行礼,谁敢拒绝跪拜,就用欺君之罪严厉惩办。

大臣们不敢违抗圣旨,凡看到杨贵妃穿着石榴裙走来,就纷纷下跪行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就流传了下来。

后来,人们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比喻男人对女性的崇拜,也寓意男性被美女美色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