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5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意大利政府已经开始筹备访华事宜,她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

梅洛尼表示,意大利希望与中国保持沟通,但双方需要平等地进行竞争,"在G7,我们希望把'印太地区'和经济安全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同时向中国发出一个信息:我们对于对话持开放态度,但我们的企业必须能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

她透露,意大利政府正在筹备访华事宜,具体日期尚未确定,预计会在未来几周内进行。

当地时间6月15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举行新闻发布会(澎湃影像)

当地时间6月13日至15日,G7领导人峰会在意大利举行。在第一天的会谈讨论完俄乌冲突这个重点议题后,中国成为峰会第二天的关键议题。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G7在会议期间重点讨论了中国的经贸问题,关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所谓"不正当竞争"问题。

当地时间14日,G7发布联合公报,称寻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关系,继续在气候变化、国际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并认识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公报抹黑中国"产能过剩"、"不公平竞争"、"经济胁迫",试图为保护主义行为作辩护。

英国路透社指出,预计G7国家会考虑是否采取额外措施,以建立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然而,美国对此事的关切高于其他国家,一些欧洲国家更希望避免同中国发生贸易战,预计G7领导人无法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同阵线。

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教授马尔凯蒂(Raffaele Marchetti)表示,一些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商业关系,因此相比于其他议题,G7在涉华问题上的团结度将更低。

目前,除梅洛尼之外,G7领导人大多麻烦缠身。美国总统拜登成为首个在任期间子女被判有罪的总统;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7月提前议会选举,但民调预计其领导的保守党将落败;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复兴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败给极右翼政党,决定"赌上政治前途"提前举行选举;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仅获得14%选票,是该党自1887年以来在全国性选举中的最差成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上任八年多之际民调结果不容乐观,被认为可能输掉下次大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面临着自民党内部日益加剧的动荡,可能会在今秋下台。

《纽约时报》称,在分析人士看来,本次G7峰会的成果或许不容乐观。考虑到G7成员国在诸多议题上存在分歧,有专家认为,不论是从其叙事还是具体成果来看,这似乎都将是一场"非常不幸的峰会"。

当地时间6月13日,G7领导人出席活动(视觉中国)

2024年是中国和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今年3月,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曾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总理梅洛尼计划年内访华,"这是对意中积极关系的肯定,否则这些访问不会出现在我们领导人的议程上。双方都有将意中关系保持在战略高度的政治意愿。"

安博思指出,两国的伙伴关系涵盖汽车制造、农业、医药、文化、教育、体育等诸多领域。意大利政府也一再强调,该国热衷于发展2004年起与中国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4年对中意两国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既是中国与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据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消息,5月22日,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与意大利安莎通讯社进行了对话。

对于欧洲领导人担忧的所谓"不正当竞争"问题,贾大使指出,中国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各项政策均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根本不存在所谓"不正当竞争"。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等市场广受青睐,得益于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而非中国政府的"强买强卖",更和所谓的"补贴"无关。

他表示,期待意方能积极敦促欧盟在绿色新能源领域对华合作中保持理性开放态度,并在中国企业赴意投资方面给予便利和政策保障,共同努力使"中意制造"的电动汽车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又一亮点。

关于中国与意大利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贾大使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对欧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国愿同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各国一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中欧各自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贾大使还表示,进一步加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实两国领导人G20巴厘岛会晤共识,共同反对阵营对抗、加强对话合作,符合两国、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愿与意方一道,继续用好年内系列高层互动契机,增进在事关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双边关系乃至地区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稳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