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瑞英像往常一样,整理今天直播需要用到的演播稿。
但稿子还未整理完,她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姐,您儿子坠楼了,我不敢动他,他现在满脸都是血,你快回来吧"。
听到这句话,李瑞英大脑一片空白,她想要立刻赶回家里。
可抬头看看时间,马上就进演播厅了,只一瞬间李瑞英就下了一个决定。
她对着电话说出了28个字,然后接着去了演播厅,准备新闻直播。
等到直播结束后,李瑞英来不及卸妆,就跑了出去。
她赶到医院,在急诊手术室门口蹲了下来,满脸泪水地等待着里面的结果。
不久医生从里面出来,告诉她病人已经救了回来。
听到这句话,李瑞英才松了一口气。
可当儿子清醒后,却不再认她,甚至日后无论填写什么资料。
家庭一栏中,也只写爸爸的名字。
对此,李瑞英愧疚无比,可若你要问她后不后悔。
她一定斩钉截铁回答你两个字,那就是:不悔。
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李瑞英会对工作如此执着。
甚至不顾儿子的生死。
但当你看完她的经历后,就能找到答案。
她出生在北京,祖籍是河南濮阳。
她的父亲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所以她生长于部队大院。
早在70年代时,部队大院的孩子多数沾着纨绔气息。
李瑞英却不是如此。
父亲对她期盼很高,希望她能够从军。
所以从小对她教育就很严格,无论什么事都要做到完美。
正是在如此严厉的教育下,李瑞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独立能力非常强,上学后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她也一直遵循父亲的想法,努力学习。
直到高三那一年,她才有了迷茫。
是遵从父亲的想法报考军校,还是另寻出路。
还未等她想清楚,就被同学拉着去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
面对这个陌生的专业,李瑞英内心很惶恐。
在北京广播学院门口,她看到了传达室有一位大爷正在看报纸。
于是走过去说:大爷,你看我报考这所学校靠谱吗?
那位大爷听到这句话,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然后将手中的报纸递过去,指着其中一段说:你念一念。
李瑞英接过报纸就读了起来,读完之后大爷说:你很有天赋,决定能考过去。
听到这句话,李瑞英才有了信心。
后来李瑞英才知道,这位大爷是北广播音系的张颂教授,日后则是成了她的班主任。
李瑞英的成绩本身就很好,对于播音也很有天赋。
所以很轻松的考入了播音系。
入学后她更加努力学习,每天5点就起床,读一些文章和报纸,练习自己的发音。
正是如此,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在大学度过四年后,李瑞英被分到江苏电视台工作。
李瑞英在学校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再加上优秀的外表。
很快就在江苏电视台站稳脚跟,并且一步步成为了骨干。
尤其是她主持的《弹指一挥间》《看今朝》等节目,收视率非常高。
1986年,优秀的李瑞英被调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
次年,央视招聘优秀的主持人,李瑞英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央视。
正式成为了一名央视主持人。
专业能力过硬,外表优异的李瑞英,一到央视就备受瞩目。
不仅是台里的重要培养对象,还有了许多追求者。
毕竟如此优秀的女人,谁不想娶回家。
但面对他们的告白,李瑞英永远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不是她自恃清高看不上别人,毕竟能进入央视的都是佼佼者。
也不是想要先发展事业,再发展感情。
而是她已经有了未婚夫。
李瑞英的未婚夫名叫张宇燕。
张宇燕与李瑞英一样成长于部队大院。
两家父母关系非常好,他们也自小相伴成长。
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所学校,也就是青梅竹马。
高中毕业后李瑞英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去学习播音。
而张宇燕则是考入了北京大学的经济系。
当时他们只是在两个学校,一有时间就会约会。
直到大学毕业后,张宇燕进入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
他的目标是研究生。
而李瑞英则是被分到了江苏电台工作,两个人即将面临异地。
异地恋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两个人也知道他们要面临的路很长。
但谁也没有退缩,张宇燕还让父母去李瑞英家提了亲。
双方本就居住在一个大院,孩子也都是在眼皮子底下成长。
李瑞英父母对张宇燕也很满意,所以爽快地同意了这桩婚事。
只是考虑到张宇燕和李瑞英的实际情况,所以只是订婚。
等到日后再挑选一个好日子举行婚礼。
订婚之后,李瑞英就去了江苏,临走前她便暗暗发誓,尽快回到北京工作。
后来李瑞英回到北京进入央视,便立刻嫁给了张宇燕。
青梅竹马走入婚姻殿堂,不得不说是一段浪漫的故事。
结婚后李瑞英没有将重心放在家庭,仍旧注重自己的工作。
所以她的事业一步步上升。
慢慢地主持的节目也越来越重要。
比如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1991年的春晚主持人。
在主持过一系列重大节目后,央视决定任命她为新闻联播主持人。
在台里被重用的李瑞英,在家里也是顶梁柱。
而且由于丈夫还在考研,所以家里家外都需要她一个人承担。
当时她的公婆身体不好,尤其是婆婆瘫痪在床,日夜身边需要有人。
她为了协调工作时间,不得已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公公婆婆。
但保姆也只是负责照顾婆婆,生活琐事还需要自己来。
当时还没有管道煤气,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气罐。
每次她都需要扛着空的煤气罐下楼,在把灌满的煤气罐抗上去。
平日里还要陪着公婆去医院,买菜买药。
后来儿子出生婆婆去世,李瑞英便带着孩子住进了父母家。
随着她在央视越来越被重用,能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能拜托父母照顾孩子。
但这也发生了让她遗憾一生的事情。
最初央视的新闻联播是录播,即便有错也能重新录制。
后来新闻联播改版,顺应潮流改成了直播。
等于说所有稿子都需要一次通过,而且她一次都不能缺席。
这也就导致了儿子坠楼,她无法赶过去。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准备稍后的新闻联播。
在节目快开始的时候,她接到了家里保姆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保姆慌张地说:姐你快回来,你儿子坠楼了,他现在满身都是血,我不敢碰他。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打在了李瑞英的心上。
她的脸瞬间苍白,泪水充满了眼眶。
她很想赶回去,可是节目即将开始,面对这两难的选择,李瑞英沉默了。
许久,她告诉保姆:"听我说,你现在打120把孩子送医院,我忙完手头的工作马上过去"。
这句话只有28个字,却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但时间并不允许她难过和焦躁,毕竟节目即将开始录制。
于是李瑞英快速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赶到直播间。
当天新闻联播非常顺利,谁都没有发现李瑞英的异样。
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有多煎熬。
节目结束后,李瑞英立刻冲了出去,她赶到医院的时候,儿子已经被送进了手术室抢救。
她只能蹲在手术室门前,祈祷老天爷能够开恩。
幸运的是,她的儿子经过抢救成功转危为安。
然而那天过于焦急的李瑞英没有注意隐藏自己的行踪。
所以她儿子坠楼后仍旧坚守工作岗位的消息传了出去。
外界有人赞叹她工作认真,但更多的是指责李瑞英的冷血。
面对这些,她根本不在乎,毕竟新闻联播是我们国家的门脸。
当时事态紧急,马上要开播,根本来不及换人,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自己的儿子生死攸关,谁不想赶紧在身边,她也想,可她不能。
不过这一次之后,她也明白自己应该多多关注儿子。
很早之前,她虽然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也不可避免地忽视儿子的成长。
所以儿子对她就有怨言,还曾说:我让你陪我玩,你都不开心,只有工作的时候才开心。
对于儿子的指责,李瑞英只能咽下去。
后来小升初,儿子在填写资料的时候,只写了爸爸的名字。
这让李瑞英以为,儿子还在怨恨她。
后来才明白,儿子只写爸爸的名字,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李瑞英的儿子,然后为他开后门。
毕竟母亲太出名了。
对这个答案,是李瑞英意想不到的,也是让她非常欣慰的。
2014年,54岁的李瑞英递交了退休申请。
这让所有人都不理解,毕竟在岗28年的李瑞英,从未有过一次失误。
而且她有多热爱岗位,谁都能看得出来。
还有人说她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毕竟53岁退休,太早了。
面对这一切,李瑞英没有解释,她坚定地离开了央视。
之后被中国传媒大学返聘为教授。
并且开了一个班,教授那些想要学播音的人,这再一次让她陷入非议。
许多人说李瑞英想要捞金。
能说出这句话的,一定是不够了解李瑞英。
这些年来,她一直都在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参加无数公益。
为别人送去温暖,这样有爱的李瑞英,不应该被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