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感叹:中国游客没"回归",韩国市区免税店面临生存危机

《韩国经济》27日报道称,过去,赴韩旅游的中国团体游客会到韩国各大市区免税店购买化妆品和其他商品。但近年来,随着中国游客旅游风格从"团体游"转变为"自由行",中国游客已很少光顾市区免税店。报道感叹,曾在韩国被比喻为"下金蛋的鹅"的市区免税店,因中国游客没有"回归"已经面临生存危机,一些免税店开始停业或大幅缩小卖场。

报道回顾称,疫情前,韩国仅首尔市内就有13家免税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市内免税店超过10家的城市,其规模也堪比百货商店。然而,据免税店业界人士本月27日透露,目前在首尔市区营业的免税店已减少到8家。从全国范围来看,数量从2019年的22家减少到现在的16家。一些地方免税店甚至已经面临停业状态。

报道分析称,市区免税店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部分中国游客"旅行风格"的变化。最近,中国游客更喜欢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出行的"自由行",而不是"团体旅游"。他们不再像团体旅游时将市区免税店列入日程,而是主要前往明洞、弘大、圣水等地。中国游客开始更注重性价比,喜欢在大创、OLIVE YOUNG等地购物。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免税店会出现赤字的原因。

报道提到,目前,一些地方的市区免税店经营情况更为严峻。例如,乐天、新罗在济州市区的免税店已经出现赤字。釜山市区免税店也面临营业困难,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已经离开地方免税店。

韩国某免税店高管对上述情况表示,"预计曾经集中在市区免税店的游客,(未来)会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散到各大百货商店、折扣店等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