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发得高兴,收得开心,一家子热热闹闹,红包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孩子接收到满满的爱意,还能有个零花钱,皆大欢喜。
可是如果家里有年龄比较大的晚辈,红包给还是不给,长辈要给,可是孩子就是不要,推来推去,还蛮尴尬地,一种甜蜜的烦恼。
孩子的压岁钱,发到几岁合适?到这个年龄就别给了,以免双方尴尬:
1、孩子上班有了收入
孩子上班了,挣了钱有了收入,再要长辈的红包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以前年龄小,还在上学,没有收入,即使是成年人,长辈也愿意给红包,让孩子买些需要的物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孩子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有了经济来源,就不好意思伸手接长辈的红包了。孩子不管多大,在长辈眼里永远是孩子,孩子如果真不想要红包,不给也是可以的。
2、孩子结婚后不再给压岁钱
在长辈的眼里,只要没结婚成家,就是孩子,享受给红包的待遇。这也叫晚辈心里暖暖的,充满童心,和家里的娃娃们一起领红包,是一种温馨的回忆。
这对于大龄单身的年轻人未免有些尴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回到家各位亲朋好友不断催促询问,已是倍感压力,再和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孩子们领红包,更觉尴尬。
3、孩子成年满18岁后不再给压岁钱
孩子满18岁已是成年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还在上学,但是心理和认知上升了一个台阶,更清楚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变得更有担当。
他们虽然还不完全成熟,但渴望成熟,不希望别人小看自己,独立意识更强,不想让别人拿自己当孩子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不想要红包,长辈也可以不给,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压岁钱,发到几岁合适?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长辈也有长辈的想法。孩子结婚后有的长辈还会一直给红包,是一种疼爱和关心。
对于晚辈来说,如果在上学期间没有收入,也没有结婚成家立业,长辈愿意给红包,代表着一份爱意,可以开开心心地收下。
如果已经步入社会,有了经济收入,就不能再要长辈的红包了,过年过节想着给长辈买点儿礼物,用孝心回报,老人会非常开心。
孩子的压岁钱,发到几岁合适?看本地风俗,也看个人经济条件,家庭条件好的,发起红包来比较豪横。倘若家庭条件一般,就得考虑考虑了。
还有发红包时可不是随便塞点钱那么简单,这里面也是大有讲究的,3个忌讳,小心别踩坑
忌讳1、金额不吉利
发红包是过年的习俗之一,多为长辈给晚辈发,有祝愿对方平安顺遂的寓意。虽然红包的意义不在金额的多少,但红包的数字最好避开不吉利的数字,尤其是带"4"、"7"等的金额,免得闹出笑话。发红包图个吉利,中国人讲究"喜上加喜",红包多以双数或者比较吉利的数字为好,如"200"、"666"、"888"等。
忌讳2、不用旧钱发红包
过年讲究的是辞旧迎新,在春节发红包的时候,我们不要用旧钱来发红包,这会打破过年的喜庆。
在春节我们都是想开开心心的过一个好的春节,所以我们对吉利和喜庆是有一定要求的,而新钱对吉利是有重要意义的,旧钱则是不利于迎新。
过年之前有很多人去银行换钱、取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要有新钱给孩子们发红包,给他们讨一个吉利。
忌讳3、发空红包
通常在一些不太正式的场合开玩笑时,有些朋友会发空红包,也就是里面没有钱的红包,逗大家开心。
但是这种玩笑,春节发红包的时候不要开,一是场合不合适,二是寓意不吉利。
本来,给压岁钱红包只是一种特殊的意义,增添了一点过年的气氛。年轻一代收到春节红包时,非常期待,激动不已。这个时候发一个空红包会很让人失望。